【皖美这五年】小康宣城
进入宣城市纪录小康工程展馆,一幅《这一站,小康》的浮雕映入眼帘:以宣城敬亭山和郎溪伍员山背景下,一辆高速行驶的复兴号列车穿山而过,带着解放思想的前进号角,抵达这一站——小康站,这也预示着头部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达成。
在纪录片《大国小康》中说道,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宣城市GDP在2015年、2019年先后跨过1000亿元和1500亿元大关,增至2020年的1607.5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连续4年入选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榜,且名次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75名上升至2020年第68名。
在国家级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明显感受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强劲动能。
“以前拍摄野生动物的监控器是电池供电,人工定期要去深山换电池成本太高,现在安装铺设了这个柔性光伏板,绑在深山老林里的树上,可以利用弱光发电,安全又便捷,解决了动物保护系统的运维成本。”宣城开盛光伏产业园徐晓华,指着一款像布一样柔软的柔性光伏板介绍着。
柔性、轻便、可双面发电、弱光发电……这些特点,不仅颠覆了大家对传统光伏板的认知,更是创新、高科技的代名词,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据介绍,开盛光伏产业园已经明确三大光伏技术路线:分别是异质结光伏板块,应用于光伏电站等领域,通过量的放大,为碳达标碳中和贡献力量;柔性铜铟镓硒薄膜板块,应用于光伏建材及移动能源等领域,产品诸如海洋浮标、智能垃圾回收站、光伏路灯、光伏背包、电子产品等;正在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则将为下一个十年技术持续领先奠定基础。
显然,对于次轮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迅猛发展,宣城把握住了机会!华晟新能源、华威铜箔、锦美碳材、先进光伏研究院、G60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联盟等30余家企业和发展平台,不仅成为宣城经开区头部大产业,更是宣城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工业是技术创新的头部源泉和核心领域,是国民经济效率提升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自2019年起,宣城市连续三年聚焦工业发展,每年以召开新春头部会的形式,吹响工业强市集结号。2020年,全市实现“两个千亿突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百亿企业顶天立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激流勇进,现在,宣城工业经济呈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工业经济的带动下,社会各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全市人均GDP从2006年的刚满1万元,到2020年已突破6万元,居全省第六位。
因此,紧紧把握工业化这个中心环节,用工业化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头部产业的升级,在宣城这里找到了全面实现小康的蕞佳路径选择。
万亩虾稻田波光粼粼,采摘基地果香四溢,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一块块田地蔚为壮观,一个个项目加速推进,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
殊不知,曾经的棋盘村因为半山半圩、易旱易涝的地貌特征,村民经济收入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或在外务工,增收缓慢。
棋盘村党委书记黄朝斌介绍,2016年,棋盘村利用国家扶持集体经济资金,注册安徽棋盘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近万亩优质农田,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发展新型“虾稻轮作”产业,开始打造“棋盘塔”生态农业品牌。
5年来,棋盘村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为手段,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飞速前进,配套建设的生态采摘园、垂钓中心、龙虾馆、休闲观光木屋,形成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特色农产品展销等一条龙服务……
同时,棋盘塔公司通过金融扶贫、产业扶贫解决209户贫困户就业问题,带动贫困人口300多人、农民工200多人就业。
“从农副产品的种植到加工再到生态旅游,我们已搭建好覆盖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百姓就近就业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把这里的农副产品转化为百姓们的经济收益,将这里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大厨房’和‘大游园’。” 黄朝斌说。
产业融合发展,让棋盘村切实尝到了甜头,也给宣州区乃至宣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样板。
2017年,洪林镇还与杭州专业运营团队对接,建立“电商小镇”。依托电商直播的零售模式,实现对优质农特产品的引流销售和品牌打造。
未来该镇将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农业+旅游”的“三产”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农产品食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为主导,汇集生态农业旅游,联动区域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说起下吴村,在过去可能鲜有人知,它曾是郎溪县的一个贫困村,也是安徽和江苏两省交界的一个边陲村。
打开地图,下吴村的位置刚好嵌入江苏溧阳,紧邻洑家村,两地山水相依,山民共砍一山柴、同饮一溪水,山这边,山那边,曾几何时,虽只有一山之隔,却是两般天地。
说起村子的过去,村民感触道,“不比不知道,当年我们的人均收入不及人家的三分之一,要观念没观念、要产业没产业,更别提村庄环境了。”
如今的下吴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日益优美,村子在变,村民的精气神也在变,“山两边”的走动也频繁起来。
现在,村产业以优质黄白茶和水稻种植为主,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10820亩,是郎溪县凌笪镇唯一的茶产业专业村,2020年村集体收入约56万元,2021年预计达110万元。
近年来,该村积极打造“锐意党建”品牌,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伍员山风景区综合开发等项目为重点,不断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游客驿站、精品民宿等旅游配套设置建设,鼓励扶持休闲观光体验等农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动力;以伍员山秀美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大力挖掘子胥文化内涵,力争走出一条休闲旅游观光、产村景相融合的新乡村发展之路。
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市10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年平均收入达25万元以上,全部实现摘帽出列。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至2020年的1.2万元,9123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与此同时,宣城始终坚定不移“东向发展”,始终敞开开放的胸怀,坚定迈开东向的大步,吹响“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的嘹亮号角,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把“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全面小康的新注解。
7月27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近日发布。《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力争全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突破80GW,营业收入“三年翻一番”...
市场环境整体向好,分布式光伏装机应用大幅增长,带动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加快发展。
采访团通过实地探访宣城开盛光伏产业园、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棋盘塔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洪林电商小镇、宣城市纪录小康工程展馆、凌笪镇下吴村罗市中心村等地,用镜头记录下宣城市在光伏产业、科技创新、电商...
日前,《合肥市“十四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记者了解到,根据合肥市光伏产业的现状空间分布,结合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合肥光伏产业的规划总体空间布局为“一核两区”。
今年以来,滁州市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建立了光伏、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食品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一套班子、一只基金、一个...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