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 产业园区 介绍
宁国市多方发力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度
去年以来,宁国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聚焦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家企业进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23家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国...
宣城市宣州区:芦笋尖尖角致富节节高
时下,正是春季大棚芦笋成熟采摘期。近日,走进宣城市宣州区寒亭镇义兴村,一眼望去,40个芦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芦笋种植基地里,一株株鲜嫩翠绿的芦笋翠绿肥嫩,长势喜人。 种植大户郑卫红和工人们一起忙着采收芦笋,只见她动作娴熟地进行分类挑选和捆扎,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1月份,芦笋陆陆续续开始采摘,前期温度低,芦笋量少。随着温度的逐渐升...
2024年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谱
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省级政策解析 2020年以来,安徽省相继发布《2024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安徽省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等政策。...
蹄疾步稳打造产业高地宜居新城
从岗冲之地到宜居新城,从作坊式生产到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备的产业高地,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以创新为动力、向改革求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稳蹄疾,迈入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康庄大道。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软指标”彰显“硬实力” “前段时间下暴雨,我们企业在建厂区有积水现象,园区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刻帮助清除积水恢复建设。”在宿马园区投资兴业的小保姆电器(...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旌德:皖南山水间的“牛”产业
中新网合肥1月15日电 (赵强强)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蔡家桥镇的坡地和林地广阔,森林覆盖率超60%。山间溪水长流,四季草木茂盛,为黄牛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虎威黄山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在这个镇上,是皖南地区较大的黄牛养殖合作社之一。 自2008年5月成立以来,该合作社改变了传统的圈养方式,采取“林地散养、生态放养、自然成长”的模式。黄牛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
宁国经开区:跻身全省“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单位
央广网宣城11月15日消息(记者刘畅司晨 通讯员余结红)日前,安徽省发改委公示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评估结果,确定20家试点区域和企业为“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单位,其中,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并为宣城市唯一。 近年来,宁国经开区以获评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为契机,大力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
宣城广德:“碳”索新路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央广网宣城11月5日消息(记者周然 见习记者张琳琳 通讯员夏元清)近年来,广德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广德样板”,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紧紧围绕“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广德市依托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加大新能源及环保产业招引,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首个百亿钠离子电池项目成功奠基。推动绿色...
宣城广德:深度融入长三角打造沪皖合作县域示范样板区
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地理中心,近年来,广德市紧抓一体化发展机遇,与上海深化交流合作,全力打造沪皖合作县域示范样板区,取得一批显著的合作成果,迸发出皖沪合作的强大合力。 康养基地高位起势。以“一号工程”的高度推进康养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康养名城”。积极对接上海光明集团持续完善康养基地规划编制;先后同上海市仁济医院、宝山区教育局、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安徽宁国: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助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央广网宣城10月14日消息(记者周然 通讯员柯宁)近年来,宁国市突出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激发产业协作集群效应,全面壮大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系统总成—整机”产业链,助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高效发展。 出台《宁国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国市...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安徽广德何以成为“长三角之心”
央广网宣城9月25日消息(记者周然 见习记者刘畅司晨)9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选址安徽省广德市,跨区域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 这场沪皖牵手为何落子广德?还要从广德自身寻找答案。 将地图展开,寻找长三角的几何中心,会定位到安徽省宣城广德市,这样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乘上一体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