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中原区篇

admin7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16

  “一场跨越时空穿越古今的对话”系列报道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流经这里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生于斯、长于斯的你,对家乡郑州是否真的了解?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它是否还是你记忆中的模样?巍巍商都,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彩,为古都郑州点亮当今、照见未来。为给读者展现一个立体、生动的“郑州”,本报今起推出《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一场跨越时空穿越古今的对话”系列报道,以全市各区县(市)为区划,从小处入手讲述郑州故事。

  黄土之下,有商之城,诉说华夏文明。地表之上,城垣巍耸,见证时代变迁。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带您一起看“奇妙郑州”。

  凭借商代王都跻身中国古都的郑州,除了商代头部个王都亳,还有众多灿若星辰、值得书写的历史遗迹。在中原区,就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庄遗址,新石器至西周的白寨遗址,商周时期的庙沟遗址等。悠悠岁月变迁,这些历史深处的古老遗存,在数千年后的今天,化身生态明珠,依然陪伴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炎黄子孙。

  漫步中原区,绿树成荫、鲜花芬芳,正适合在各大生态公园游春踏青。在庙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内,陶拍、汉缸等文物仿制品,为这座生态公园增添了不一样的“文化气质”。作为商代及西周时期遗存的庙沟遗址,地处低山丘陵,文化内涵丰富,遗址的发现对商代及西周时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庙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面积97亩,基于庙沟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原则,突出庙沟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其定位为‘须水河遗产廊道中的文化新地标’。”中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原区目前开放的三大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各有看点,在空间布局上,各有千秋。

  庙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的展示空间结构为“双环、四区”:“双环”为主、次环状游览线路,“四区”为遗址展示区、陶纹展示区、食器文化展示区、考古体验区;主要展示节点包括纹饰、盛器、陶拍、煮器、汉缸、墓葬文化展示等。整体上以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为核心,将遗址公园分为遗址区、文化展示区、考古体验区,公众游览时既能欣赏美景,又能受到深厚历史文化的熏陶。

  与商周时期文化底蕴不同的是,位于白寨村南、须水北岸的白寨遗址特点是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包含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及东周时期遗存,公园建设面积705亩。

  空间布局上,白寨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有着“一带、五区、多点”的特色,沿须水河的滨河景观带使游客在感受遗址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滨水景观的乐趣;遗址文化景观区、碑刻文化景观区、滨河景观区、休闲景观区、入口景观区等五个景观分区里别有匠心地设有鼎文化广场、陶纹饰展示、制陶体验、碑廊、碑亭等。

  如果说庙沟、白寨两处公园充满浓厚的历史人文色彩,建设面积435亩的马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则以园林植物景观为特色,辅以遗址文化为底蕴、龙山农耕文化为主线、寓教于乐为目标,公园景观空间布局上不仅有须水河的滨河景观带和文博大道两侧的城市景观带,还有考古体验区、龙山文化遗址展示区、农耕作物科普体验区、农耕工具体验区、农耕历史文化体验区等,在农耕文化长河、二十四节气广场等来一场考古体验,在陈列馆追古抚今,都是市民休闲学习的上佳选择。

  “我家在西三环外,平时有时间很喜欢带着孩子到遗址生态公园玩。”市民曹女士告诉记者,遗址生态公园集生态、观赏、教育、参与性为一体,孩子在这里既能游玩还能学习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希望这样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还能再多一些。

  记者了解到,根据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工作安排,中原区承担了6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任务,目前庙沟、白寨、马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已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孙坡、三十里铺、白寨商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孙坡遗址生态文化公园规划建设面积176亩,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中原地区新石器晚期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的范例;三十里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规划建设面积128亩,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中原地区新石器晚期和商代时期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的范例。白寨商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面积313亩,目前设计方案均已通过专家评审。”中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园的建设均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在充分展示遗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的基础上,以周全的服务配套、生态自然环境、具有特色的小品,更好地服务周边居民,让遗址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搭上时代的“文旅快车”,中原区老工业遗址焕新蝶变,产业由“重”变“轻”,昔日老厂区、老厂房,成为时尚“双创园”、城市美学新坐标。

  走在华山路这条郑州市老工业基地发展轴线上,位于南北两端的二砂文创园和芝麻街1958双创园,都是老厂房的华丽转身。如今,这里已成为市民休闲打卡、追求时尚国潮的好去处。

  来到华山路78号二砂文创园,广场上的巨型“记忆之光”圆环,穿越时光隧道,带你了解这个老工业遗址的辉煌。

  中国第二砂轮厂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磨料模具骨干企业,也是当时全国蕞大的砂轮厂。二砂蕞为独特的是包豪斯风格建筑群,具有高度稀缺性和历史文化意义。

  其中,27号陶瓷砂轮制造车间为单层厂房,占地7.42万平方米,是当时全国单体建筑蕞大的厂房。老厂区内还完整留存有橡胶砂轮制造车间等多个艺术价值较高的工业建筑和环境。2019年,二砂旧址中7栋建筑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时代发展,这里的工业遗产建筑被改造为二砂文化创意园区,2018年5月18日实现首期开园。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引领,科技、时尚、艺术、生活乃至城市记忆在这一片区内集约式融合发展。闪烁的霓虹中,无人机灯光秀、草坪公益电影、广场乐队、非遗展等活动丰富多彩,象征着“砂轮”的“记忆之光”圆环亮灯更是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也承担着新使命,向游客诉说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郑州工业记忆。

  繁花夹道,红墙辉映,高大的梧桐遮阴蔽日,芝麻街公园里的智慧步道上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感受现代城市街区的时尚,也能亲历老工业遗产带来的震撼。

  芝麻街1958双创园,是始建于1958年的郑州煤矿机械厂老厂区。生产厂房外迁后,原址就地开发保护利用,以融合城市更新为实施路径,打造“零距离创新产业生活圈”+“24小时产业价值创造圈”,成为郑州市工业存量用地产业能级提升的示范标杆、工业文化遗存融合城市更新的文化地标。

  郑煤机主打产品巨型煤机液压支架成为园区的标志,这里的特色会让人联想到“北京798”“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双创属性,让这座融合城市文化街区、现代工坊、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多种功能的园区更具时代意义。老工业遗址蝶变成开放式的城市公园,把产业和城市融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激发出创新活力。

  “西郊记忆”棉纺文化凝聚了一代纺织人的青春和奉献。“一五”时期,郑州大力发展工业阶段兴建起一、三、四、五、六棉纺厂,来自江苏、上海等地的纺织人才不远千里支援郑州,他们一生奉献,从他乡人成为郑州人。来郑州,走走建设路、棉纺路,看看几个国棉厂的红漆门柱,走进家属院感受昔日纺织女工生活的环境,市井烟火直抵人心。

  为留住棉纺记忆,中原区正实施郑州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改造。这个占地125亩、面积7.2万平方米的民生项目,坚持融合共治,在提升居住品质的基础上,挤出发展空间、谋划业态更新,围绕全周期治理,把居民安置、建筑修缮、文化挖掘、产业规划、招商运营、创业就业等统筹考虑,努力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径。2021年5月,该街区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项目改造将由点带线,由线带面,以局部辐射整体,打破边界,融合更新以文兴商、以商兴城、以商带城、以产助城,实现全民共享,带动片区实现宜居、宜业、宜乐、宜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省出台多项措施促进低效用地盘活

安徽省出台多项措施促进低效用地盘活

  近日,安徽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促进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的若干措施》,着力推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开展全省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记者了解到,对低效工业用地连片再开发范围内无法单独出具规划条件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或难以独立开发的零星建设用地,单宗...

徽州区招商网招商网络-徽州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徽州区招商网招商网络-徽州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徽州区地处皖南盆地中心,地域开阔,四季分明,是黄山市重要的工业园区、物资集散地和副食品生产、加工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南距市府所在地屯溪16公里,距黄山机场18公里,北与黄山风景区接壤,东距千岛湖40公里。素有“黄山南大门”和“沪杭后花园”的美称。建设中的合(肥)-铜(陵)-黄(山)和徽(黄山)杭(杭州)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皖赣铁路穿境而过,205国道、慈张公路横贯境内。黄山空港航班可...

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

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

  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028县道,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观光路与二十三号路交汇   东莞市 / 怡安中路与255省道交汇处...

滁州市3宗地块全部溢价成交卖地总收入15528万元

滁州市3宗地块全部溢价成交卖地总收入15528万元

  昨日,滁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挂牌出让7宗经营性用地,成交3宗。   根据原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的要求,现将成交结果公告如下:   其中涉宅地块为3号宗地,由滁州市鑫鼎城市更新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以8806万元竞得,成交单亩价约512.87万元/亩,成交楼面价约5919元/㎡,...

黄山中心城区迎宾大道西侧1705地块潜力分析

黄山中心城区迎宾大道西侧1705地块潜力分析

  现代服务产业园 1705 地块位于迎宾大道西侧。用地总面积65317.56㎡,规划用途为住宅用地,容积率为小于等于 1.5,规划建筑面积约为 97976.34 ㎡。   地块位于黄山市现代产业园区,交通便利度良好。该地块北近迎宾大道,南面为依云红郡小区。地块正北有一条名为占川河的河流,该河流穿过整个黄山市现代服务产业园。地块西侧为安徽省 7 个高尔夫球场中较大的一...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首宗“弹性年限出让”工业地块成功挂牌成交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首宗“弹性年限出让”工业地块成功挂牌成交

  近日,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首宗采取“弹性年限出让”工业地块挂牌成交,这也是市本级首个“弹性年限出让”工业项目,出让面积9.67亩,出让年期20年。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园区管委会探索推进工业用地多元化方式供应,自2024年起,将园区一般工业项目出让年期从...

徽州区1宗工业用地成交

徽州区1宗工业用地成交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升级浏览器,或者用以下浏览器浏览   您也可以直接使用焦点APP或微信小程序浏览   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现将徽州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成交结果公示如下:   二、公示时间为5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

徽州经济开发区:聚焦“三量”提升亩均效益

徽州经济开发区:聚焦“三量”提升亩均效益

  近日,根据省发改委《2024年度亩均效益领跑省级经济开发区拟推荐名单公示》内容,黄山徽州经济开发区入选2024年度亩均效益领跑省级经济开发区。   2023年,徽州经济开发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1.79亿元,实现“四上”营业收入185.65亿元,总量位居全市头部。亩均工业经营(销售)收入504.6万元/亩,较全市平均高93万元;亩均税收26.2万元/亩,较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