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新时代拼出新姿态丨宣城经开区:奋力创优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青弋江畔、敬亭山下,从高空俯瞰,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开阔的园区大道、整齐有序的标准厂房;走进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精准操作,处处生机勃勃;一座现代化产业园正在加速崛起。
这里就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宣城经开区。
4月19日至20日,省委书记韩俊深入宣城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9日下午,韩俊来到位于宣城经开区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他勉励企业发挥独特后发优势,深耕清洁能源,勇攀技术高峰,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延链补链,全力打造异质结光伏产业新高地。
宣城经开区正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韩俊来宣调研讲话精神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落实全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推进会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做到“把项目、招商、投资作为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和生命线”,在“追赶江浙 争先江淮”的浪潮中释放更加充沛的发展动能。
凤凰网安徽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宣城经开区共签约项目51个,协议引资321.3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
据宣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招商办(产城办)主任周亚兵介绍:经开区以专业机制、产业链条等方面为重要抓手,引进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大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主导产业契合率已达98%。
不难看出,宣城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喜报连连。
伴随着来之不易的成绩,新的挑战再次来临:根据“立足翻两番,实现‘113’”的发展目标,分析在全市的排位、在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中的位次,宣城经开区全年招商引资攻坚号角已经吹响。
今年4月26日,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10万吨工业铝材项目正式落户宣城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跟进,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名委领导”的要求提供全周期服务,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营商环境。
这就是宣城经开区谋深做实招商引资工作打出的“王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奋力提升招商质效。
据了解,宣城经开区围绕园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及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医药食品(宠物食品用品)等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招商体制机制:着力组建1个招商办、3个招商局,重组三大产业链招商专班,选优配强招商人员,从更专业的方向聚力招商工作,构建起“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个招商局、一名分管领导”的招商工作机制。
优化机制、提升质效,大项目招引水到渠成。
“今年5月份,经开区与华晟新能源签订了第二个10GW高效异质结全产业链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额110亿元,这是宣城经开区成立以来招商引资签约的首个破百亿元项目。”周亚兵欣喜地介绍道。
凤凰网安徽了解到,今年6月29日经开区管委会召开全体雇员大会。在会上,亮成绩、比担当,深入分析存在的压力和问题。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围绕“发展产业、服务企业”的主责主业,千方百计抓招引、不遗余力抓落地,用心用情抓环境。
招商引资“花满园”,筑巢引凤“果盈枝”。
一直以来,宣城经开区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加强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始终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赋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自身独特的优势,宣城吸引了众多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业,来宣企业家们坦言:深刻感受到了宣城对创新型、技术型企业的全力支持。
位于宣城经开区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超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应用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公司。企业异质结产能、电池与组件量产效率、电池与组件生产与出货量都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作为一名光伏行业的老兵,从宣城市政府团队当初到北京跟我面对面去交流创业想法,到落地宣城后从厂房、机械、人才各方面提供的极大支持,我们与这里真的实现了共生共长”,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介绍道。
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需。宣城经开区高度重视为企服务工作,成立经开区创优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遍访园区内重点企业及项目。针对企业关心的重点领域,积极优化行政审批职能,持续简化办事流程,在落实项目用地、加强要素保障及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企业“保姆式”服务。
因地制宜,因时度势。宣城经开区根据园区产业发展实际,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聚“链”成势。结合三大主导产业,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和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清单,按图索骥,不断推进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了让企业能够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经开区还打造了一批优质特色产业园区,如科技园、宇航制造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载体平台在经开区不断落地生根,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为企业汇聚起产业链的合力。
例如宣城经开区与华晟新能源在今年共同推出了产业链合伙人计划,在总投资10亿元的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10万吨工业铝材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中已取得重要成果。
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通过“链式”招商释放“磁吸”效应,宣城经开区进一步发挥了招商引资集群优势。
招商引资绝不能贪图“短平快”,把项目“引得进来”,更要让企业“留得下来”。
“各个环节都为我们考虑到位,审批流程少、用时短、效率高,经开区很用心,我们也更加有信心!”年产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经理欧阳鑫龙告诉凤凰网安徽。
今年以来,宣城经开区全面优化招商引资整体规划,不断强化统筹招商引资整体工作,从企业洽谈、签约、规划、落地及投产等环节,全流程、闭环式进行“保姆式”服务。
鸿晖新能源年产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在落地宣城经开区的过程中,面临着施工周期短、工期紧等现实问题。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宣城经开区头部时间联系企业,在用地批准、厂房建设和人员招聘等环节提供充分帮助,并且在税收返还、人才奖励和设备奖励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
凤凰网安徽了解到,6月16日,落户宣城经开区的华民项目公司,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顺利领取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共3张“含金量”十足的行政许可证书,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体现出极速审批的“经开速度”。目前该项目正按照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进度推进,原定于11月竣工投产的时间节点还有望提前。
多点发力、增效赋能、闭环服务,宣城经开区亮出独具宣城特色的招商引资“新名片”,展示了当地上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的十足干劲。如今,宣城经开区正聚焦“发展产业、服务企业”,进一步增强危机感,持续提升发展质效,为项目招引、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兼具精度、深度、温度的优质服务!
商投集团连续两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顺丰寄错地址致名牌包受损 责任谁来承担?
章贡区:推动“产才”同频共振(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