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等地市城镇建设用地大幅扩张 人口却面临流失
原标题:哪些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大幅扩张,人口却面临流失?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过程,简直可以被看作一部宏伟的史诗。继考察2007-2012年中国地级以上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之后,北京
一面是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扩张,另一面则是诸多城市的常住人口密度在减少,甚至在一些地方,有明显的收缩趋势。根据龙瀛等人另一项以五普、六普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在2000-2010年期间,人口密度减少的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乌鲁木齐在内,共有41个之多。(详见:,第9项)
结合两项数据,我们可以用常住人口、城镇建设用地粗略衡量,有哪些地级以上的城市,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较快,却因产业集聚、公共服务等问题,无法对人口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粗略地将这两个数据综合看,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张较大(1980-2010年间,扩张面积达2倍以上)而人口收缩(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且在2000-2010年间无增长)的区域,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周围。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区域,除在三大城市群之内的外围城市有较多分布之外,在成渝地区也较为集中。
所有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都有所增加,大多数城市的常住人口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不过,也存在一些面积大幅增长、人口增加不多的城市。1980-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大3.96倍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共47个。其中有8个城市,在2000-2010年期间,人口并未增加,甚至有所减少,包括四川广安、山西吕梁、云南普洱、安徽宣城、四川遂宁、黑龙江鸡西、云南昭通以及四川内江。在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蕞多的前十个城市之中,有三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并未增加。
相反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不高的城市,或许并非没有吸引力。上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不超过20%的11个地级市中,在2000-2010年间人口未有增长的只有三个城市,分别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内蒙古呼伦贝尔、福建南平。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