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宣城宁国市全力推进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admin9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19

  作为全省首家县域国家级开发区,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区四园一小镇”的发展格局,逐步构建了“1+4”产业集群,即:1个首位产业——汽车零部件,4大特色产业——高端装备及耐磨铸件、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2021年,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6.9亿元,增长24.5%;完成工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6亿元,增长13.5%;完成税收收入23.4亿元,增长21%。

  坚持“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强化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其中,中鼎集团相继在美国、德国等地收购13家境外企业,引领汽车零部件产业向高端、轻量、总成方向发展;依托铸造产业基础和产能优势,引进长盛精密等企业,由单一的耐磨铸件向工程机械、机器人及汽车等领域零部件铸造和精密制造扩展,并延伸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金瑞电子玻纤布产业链,不断拉长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依托紫燕食品大力引进上下游企业,构建“首农种——顺安养——紫燕销”的家禽产业全链条。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建立“四级调度”机制,实行“责任人半月调度、局室负责人月调度、分管负责人双月调度、主要负责人季度调度”。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员(专班)制度,一般重点项目明确一名中层以上干部担任服务专员,重大项目成立服务专班,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牵头人,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专班成员。2021年全年,完成新开工项目64个,新竣工项目48个,新投产项目33个,新签约项目110个,利用省外资金亿元以上项目54个。

  坚持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协作企业集聚”的联动发展战略,“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跟进、关联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加速形成。同时,大力培育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行业“单项冠军”和“配套专家”。依托“宁国智谷”,充分发挥工信部赛宝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对标诊断、品牌建设、技术改造、检验检测等精准服务,实现公共科技资源与集群企业的集成、互动、共享。截止目前,该园区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4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8家,其中11家成功登陆省股交托管中心“专精特新”板。

  大力推行“腾笼换鸟”,开展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按照“兼并重组一批、破产清算一批、扶持发展一批”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盘活。通过引进新企业分割转让、收储土地、督促企业自行开发等方式共清理处置“僵尸企业”66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900余亩。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就业双选招聘会,通过“长三角G60科创云”、“九城纳贤”云招聘平台帮助企业招引专业技术人才,2021年共协助企业招工3000余人。为解决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问题,2021年共申报到位专项债资金1.5亿元,并加快各级财政涉企资金的审核与拨付进度,2021年共兑现企业奖补资金29960万元,涉及奖补企业770次。

  聚焦改革创新,实施了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已建立领导干部“职务聘任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制”以及全员“绩效考核制”,通过季度考核结合年度考核的方式,突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核心指标,极大的推动了经开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标准地”改革,对符合条件的新增用地均采用“标准地”模式出让,目前共完成45宗“标准地”出让工作,总出让面积1808.7亩。逐步推行财政奖励资金“免申即享”机制,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首批惠企政策即向园区25家企业兑付275.5万元政策红包。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深化所属国有企业改革,组建建投集团,资产规模已突破160亿元,经营性收入已突破7亿元,造血功能大步提升。

  截止目前,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规模工业企业293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亿元企业98家,自主培育A股上市企业5家。先后获批安徽省首批战新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全国橡塑密封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安徽中德(宁国)国际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安徽省首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首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被G60联席办评为2020年度优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020、2021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中位居前列;在2021年度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列全国第83位(共217家)、全省第5位(共13家),2021年安徽省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第10位(共131家)。(记者 喻学超 通讯员 张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645亿!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供需端精准对接签下多笔订单

645亿!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供需端精准对接签下多笔订单

  5月12日,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链供需对接暨招商推介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超过200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代表、专家参加。本次推介会重点招商签约项目共16个,合同总金额64.5亿元,其中,湖南湘江新区签约项目13个,合同总金额56.5亿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长沙市工程机...

【嘉一度】“腾”出来的英雄

【嘉一度】“腾”出来的英雄

  转自:嘉兴在线年暑期,高温肆虐北半球,多地气温极值被不断刷新。这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未来又将被无数次提及的年份。   在嘉善开发区即将迎来设区30周年之际,土地空间、要素指标越来越吃紧,也越来越金贵。“亩均论英雄”的考核体系下,对“老工业区”“落后产能”“低散乱污”等的腾退只是时间问题。   以30年为经纬,就让我们循着时间和发展的轨迹,深入嘉善...

中安在线宣城频道

中安在线宣城频道

  12月19日,市委书记孔晓宏利用休息日时间,前往广德市、宁国市专题调研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市委常委、宁国市委书记倪志品在宁国调研时陪同,副市长宁伟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广德市、宁国市有关负责同志分别陪同。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多...   12月17日,...

全市首家生物科技孵化器成功开园运营(转自宣城日报)

全市首家生物科技孵化器成功开园运营(转自宣城日报)

  3月5日上午,宣城慧科生物科技孵化器开园仪式在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首批8个入孵项目签约入驻。这是我市唯一成功开园运营的生物医药产业孵化载体。   “慧科(宣城)生物科技产业基地”是由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力打造的以生物科技为特色的综合专业化孵化载体。规划建设面积为20000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包括5000平方米的干细胞万级净化实验室,10000平方...

关于《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助推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的若干政策》的征求意见

关于《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助推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的若干政策》的征求意见

  促进支持宣城经开区企业上市,特制订本办法(见附件)。现向广大相关企业征求意见,如有意见,请联系经开区产城发展研究办公室(统计站)。   本次意见征集,共收集网友留言0个,有效留言0个,吸收并回应网友留言0个。   主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宣城市政府政务新媒体中心网站标识码:>   3418000001...

关于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分工的通知

关于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分工的通知

  各内设机构,所属事业单位;各派驻机构:   因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现将宣城高新区领导分工明确如下:   许新胜(区委常委,宣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主持党工委全面工作,领导管委会全面工作,分管武装部。   梅清涛(党工委委员):分管组织人事、脱贫攻坚、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统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普法、目标管...

华晟、海螺、开盛等设合资公司布局BIPV

华晟、海螺、开盛等设合资公司布局BIPV

  2022年3月1日,宣城市与海螺集团BIPV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芜湖举行。   宣城BIPV光伏建材项目落户于宣城市经济开发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一期投资约3亿元,规划建设年产30万平米光伏幕墙生产线MW光伏瓦生产线MW金属屋顶生产线,由开盛集团、华晟新能源、海螺新能源、山东雅博科技、睿晖宣泓、五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合作开发。   市委书记孔...

南京都市圈一批优质创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南京都市圈一批优质创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南京都市圈一批优质创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昨天上午,2022年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专场交流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   大会首次发布《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白皮书》,首次展示《南京都市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