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宁国市推动产业数字化点燃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宁国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纵深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先后获得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地区、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等多项荣誉。
结合主导产业特色和转型升级需求实际,出台《宁国市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方案(2021-2025)》《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国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及若干政策》,从数字化典型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引导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累计兑现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等各类奖扶资金1.2亿元。
充分学习借鉴沪苏浙先发地区经验,在全省率先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汇聚全市所有规模以上和供地5亩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产业大数据为基础,以产业链图谱为核心,面向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产业链全景图、企业360度数字画像,洞察产业链情况,多维度展示产业信息、各区域产业和企业的行业趋势,高效实现区内工业企业分类评价,正向激励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精准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合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按照“机器换人—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路径,实行分类培育、因企施策。对基础较差的中小企业,重点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机器换人”;对基础较好、投入能力较强的重点企业,大力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针对基础扎实、技术雄厚的优势企业,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省级智能工厂8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8个。
依托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周期性、常态化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跟踪监测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关键指标情况,构建两化融合发展跟踪监测体系,分级分类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差异化发展。目前,该市着力打造“宁国智谷”,依托赛宝、华策等第三方服务、科研院所作用,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为企业提供系统深入的现场个性化评估诊断及咨询服务,目前已为全市10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汪瑞华 柯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
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唐登杰金湘军与钱文挥举行工作会谈
安徽定远:务实笃行担使命 勇毅前行启新程
安徽铜陵陈瑶湖镇举办首届“糯米文化节”
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赴省美术馆参观学习
灵璧县高楼镇:风吹菊花香 庭院采摘忙
探寻合肥一年新增30万经营主体背后的“三把密钥”
宿州:社会治理全市“一盘棋” 提质增效群众更满意
新安银行成立六周年:AI助力科技赋能,金融活水普惠小微
十年“徽”煌丨安徽淮南:变“负担”为资源 变“包袱”为财富
长三角“一地六县”主要负责同志联席会在安徽广德召开
关于我们信息声明纠错热线中国西藏网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中国西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