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的通知

admin6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13

  “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方案》,由市经信委牵头编制的《宣城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五”时期是宣城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市“三大战略”,聚力打造现代产业、综合枢纽、山水生态、平安幸福“四个特色之城”,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时期。

  ,在新的发展环境和战略背景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集聚发展水平是推进全市工业发展由“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外延式战略,向“集约发展,创新驱动”的内涵式战略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科学编制《宣城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

  ,对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加强园区资源集约利用,更好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导作用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创建新型工业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在深入分析宣城工业产业集聚区现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集聚发展主线,提出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布局规划,是实施《宣城市“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5〕236号)

  3.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规〔2012〕47号)

  4.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皖政〔2015〕48号)

  6.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创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经信产业〔2010〕113号)

  7.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宣政〔2014〕17号)

  8.《宣城市“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宣政秘〔2016〕211号)

  规划对象为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包括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工业基地、工业功能区、科技园区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规划时期:2015——2025年。

  (一)总体情况。目前全市共有开发区(工业园区)13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 个,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1个,规划面积161.94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27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5%,已建成面积100多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规模企业1389户,其中:入驻开发区企业894户,占规模企业总数的64.6%;实现工业增加值287.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72.7%。另有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详见附表1-1、1-2。

  目前全市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全市工业涉及34个行业,其中制造业29个。主要产业有:汽车及零部件和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化工、建材、纺织等,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和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食品已成为全市三大主导产业。2015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47%。

  联合飞彩、鑫鸿交通、中鼎股份、中鼎动力、保隆汽配、鑫盛新能源汽车、小小科技、飞马等

  专用汽车、电动汽车、密封件、发动机、覆盖件、汽车连接件、铝合金轮毂、电磁阀、安全带等

  裕丰数控、建林数控、博瑞特、莱恩电泵、聚隆传动、涌诚机械、磐石油压、安盛石化、宝辉清洗、皖南电机、黄山恒久链、黄山台钻等

  数控龙门洗床、专用数控机床、节能锅炉、核电泵、电动注塑机、真空硫化机、LNG加气设备、发动机清洗设备、高效电机、减速器、传动链、钻洗加工中心等

  弘雷金属、金泰尔、晶瑞、博迪、中鼎、宝泰、凤形、瑞泰、富凯、华林、华普、森泰等

  复合金属材料、硬质合金、钨铜合金、纳米材料、防腐材料、耐磨材料、双相不锈钢、玻纤过滤材料、环保材料、高分子改性材料等

  威正光电、威远光电、豪能电子、龙泰电子、金百泽电子、宝达、英菲特电子、浙友、新三联电子、宝达精密电路、飞达、源光、裕华电器、伽宝真空等

  覆铜板、绝缘材料、印制线路板(PCB单层、多层板)、CBB电容、电力电容、滤波电容等

  新和成、精方、千方、高山、小山卫材、黄山胶囊、宣酒、刘郎、华卫、古南丰、詹氏、山里佬、劳模实业、云乐灵芝等

  外用药、抗疟药、颈舒颗粒、双花颗粒、体外诊断试剂、白酒、熟食制品、黄酒、山核桃、灵芝、徽菜系列产品等

  司尔特、亨元、汇宇、华利、亚邦、金宏、广信、朝农、江南、久天、农华、立兴、庆丰等

  磷酸一铵、复合肥、氢氟酸、酞青蓝、二硫化碳、高清汽油、草甘膦、多菌灵、乳化炸药、除草剂、人机硅系列等

  1.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从全市产业集聚区看,集聚区布局规划滞后,各县区市集聚区之间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从单个集聚区来看,存在投资项目进入在先、集聚区规划在后的问题。

  2.产业发展和定位不清晰。从产业发展看,多数县市区产业发展覆盖广,部分产业不成规模;从产业定位看,有的县市区主导产业选择不合理,多达6-7个产业,产业链脱节,相关配套不完善,存在“孤岛”现象;从产业集聚看,县市区之间产业存在同质化发展现象,缺乏区域产业分工协调机制,难以实现错位发展。

  3.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突出。大多数集聚区均以中低层次技术的传统加工产业为主,部分集聚区还存在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企业和产业。目前全市只有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入列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名单,宣城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积极争创省级“新材料产业发展基地”。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是头部要务,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以集聚区(园区、基地)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加速主导产业崛起,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全市统筹规划布局,市县联动组团发展”的原则,突出“确立发展新理念、培育产业新形态、引进发展新要素、打造功能新平台”的主题,构建“凸显核心,聚焦主轴,壮大两翼”产业集聚区空间框架,规划全市集聚区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全市各类集聚区在转型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和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宣城市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

  (一)明确方向,高点定位。积极对接国家、省《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瞄准新型工业化道路方向,紧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明确集聚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集聚区产业发展。

  (二)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强化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注重产业链延伸配套、区域合作、企业协作;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全市工业全面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创新发展。充分考虑各集聚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总量及环境承载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加速主导产业发展,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规划各集聚区工业产业布局,提高全市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政府调控,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对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引领作用,对符合规划方向和要求的集聚区产业及项目,市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在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上予以重点支持,促进其加速发展,力争五年内呈现规模引领效应,以此带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优势产业集聚、关联企业集中、基础设施配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管理服务到位的产业集聚区,将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区;抓好一批对我市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又有发展空间的重点培育发展产业集聚区;推动一批产业基础较好、对我市经济发展拉动力较大的集聚区,创建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产业基地。

  工业产业集聚区经济规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8%以上,到2020年,力争所有集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3个。

  一、凸显核心。所谓“核心”,是指以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包括宣州经济开发区(东区和北区)在内的区域。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建设“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四个特色产业园,在宣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医药”三个特色产业园区。围绕以上七个特色园区支持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发挥对全市工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聚焦主轴。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从长期发展角度,规划打造由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相贯通的宣城工业经济发展主轴带,充分发挥电力保障、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抢占行业发展新高地,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壮大两翼。“两翼”指由郎溪、广德组成的东北翼,泾县、旌德和绩溪组的西南翼。充分发挥郎溪、广德产业基础和紧邻苏浙沪的地理优势,选择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特种装备制造、经编纺织、汽车零部件、电子基础件、精细化工产业;发挥泾县、旌德和绩溪生态优势,利用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机电泵阀、工艺美术、电气装备、医药材料和健康养老等产业。

  按照“突出整车制造、发展核心部件、延伸产业配套”战略,重点发展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特种车辆、汽车核心部件和总成,围绕整车制造延伸和完善配套能力,开发汽车轻量化产品。

  1.整车制造。重点发展铆接式半挂车、冷链物流车、液罐车、新型渣土车和除雪除冰、机场摆渡、加油及维修等特种车,以及LNG新能源各类专用车、电动轻型卡车、城市环卫车、水汽管道抢修车等。

  --核心零部件。EM系列发动机,制动系统、减震系统、悬挂系统、ABS智能控制系统总成和配套部件等。

  --轻量化配件。铝合金材料车身冲压件、框架型材件、铝铸件、铝合金轮毂、注塑件、碳纤维复合材料类产品等。

  --常规零部件。汽车覆盖件、密封件,空气弹簧、气门嘴,汽车排气管、桥箱部件,球笼等各类精锻件、冲压件、五金件,汽车发电机、汽车空调设备等。

  汽车产业集聚区主要布局在宣城市、宁国市和广德县。郎溪县、绩溪县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实行差异化错位发展,作为全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补充。

  1.市直。重点发展整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配套件、汽车轻量化等产业。

  铆接式半挂、冷链物流、新型渣土等专用车,除雪除冰、机场摆渡、加油及维修等特种车,LNG新能源各类专用车,电动轻型卡车、城市环卫车、水电所气设施抢修车等。EM系列发动机、悬挂系统、ABS智能控制系统总成和配套部件,发动机缸体、缸盖,铝合金、碳纤维等轻量化产品和配件。

  制动系统、减震系统总成或部件,密封件,空气弹簧、气门嘴,汽车排气管、汽车发电机,钢塑、橡塑复合、改性材料类轻量化零部件等。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重点优势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坚持成套生产与配套生产相结合,加快基础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专用装备、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压力容器类特种设备及装备制造基础产业,鼓励企业研发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为高端装备相配套的核心产品。

  1.成套(设备)装备。重点发展EM系列发动机、CNC龙门加工中心、卧式镗洗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汽车零部件专用机床、ATC系列钻攻中心,高精度无心磨床、精密研磨机、真空硫化机、电动注塑机、包装机械、发动机清洗设备、LNG撬装加气设备、石化装备、真空镀膜设备、核三级泵和电机、高效节能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多级泵、石油化工泵、四氟耐腐泵、燃气锅炉、PA66纺丝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成套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公路机械其它成套设备、中频无芯感应熔炼炉、保温炉、中频电源、高频感应熔炼炉等。

  2.核心配套部件。重点发展双动力减速器、回转支承、高压油封、伺服电机和驱动装置、机械人用减速器、高速列车检测装备等。

  3.装备基础产业。重点发展机器人结构件铸造和加工、各类模具设计和制造、消失模铸造、V法铸造、铝合金及铝镁合金铸造、挤压铸造、锻造、液态模锻精密铸造、精密锻压、精密热塑性成形、精密焊接等产业。

  1.市直和宣州区。采取联动发展模式,重点发展CNC通用机床、专用机床、节能环保设备、EM系列发动机及配套产品、精密铸造、模具、净成型等装备制造基础产业。

  2.郎溪。重点发展医药、石化领域用压力容器类特种设备、环保设备、建筑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等产业。

  3.宁国。重点发展耐磨材料制造成套装备、CBB电容用镀膜设备、军民用核电泵和石油化工泵、高端装备领域核心部件等产业。

  4.广德。重点发展橡塑产品加工设备、智能电镀加工成套设备、与高端装备配套的精密铸造及加工、研发PCB相关成套设备。

  5.泾县。重点发展各类高效节能交直流电机、应用石油和化工领域的耐腐泵、伺服电机及驱动装置等。

  EM系列发动机,CNC龙门加工中心、卧式镗洗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汽车零部件专用机床、ATC系列钻攻中心。石油化工泵、燃气锅炉和余热发电系列锅炉,PA66纺丝设备。机床机身精密铸造,汽车覆盖件模具等。

  ACP1000核电泵、多级泵、石油化工流程泵、海水淡化泵、GB真空镀膜设备,双动力减速器,GX--206高端铸件自动化装备,铁型覆砂铸球自动化生产设备。高压油封、机器人用减速器、大功率滤波电容、高速列车电容等与高端装备配套的核心部件。

  真空硫化设备、全电动注塑机、节能无芯感应熔炼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机器人结构件的精密铸造与加工。开发与发PCB产业相关的成套设备等。

  发动机清洗设备、包装设备、印花设备、石化设备、各类压力容器制造、环保设备、建筑机械、无纺设备,电梯制造及配件等

  高低压电机、高速电机、防爆电机、特种电机、单项分马力电机、调速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牵引电机、直流电机,伺服电机及驱动装置,高速列车检测装备。氟塑料泵、隔膜泵、管道泵、衬氟阀门等,短流程铸造等。

  新材料产业是未来五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充分发挥现有电力和热能优势,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和无机新材料等,以及运用新材料的相关产品制造。

  1.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不锈钢、钛、锆、钽等多层金属基复合材料;铜箔、铜管、铜带等铜基复合材料;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80和90系列不锈钢板材;粉末烧结成型大型/异形高端硬质合金材料及制品;特种铝合金工业型材、轨道交通和汽车用铝型材、铝复合/锌-铝复合聚丙烯电容器薄膜;钨铜合金、钨铜电极材料;钛、锆等稀有金属材料;金属陶瓷材料;稀土永磁体、高性能软磁体等铁基材料。

  (1)石墨烯材料。重点发展石墨烯粉体、石墨烯聚合材料、石墨烯薄膜制备等;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石墨烯薄膜燃料电池、石墨烯触摸屏等产品。

  (2)新型纳米材料。重点发展食品、医用、精细化工等领域用纳米级活性碳酸钙粉体,纳米级超细高纯氧化钛、纳米级二氧化钛、纳米级二氧化硅、纳米级氧化锆、LED专用高纯纳米氧化铝、高分散纳米氧化铈、碳分子筛吸附剂、其他纳米级新型非金属材料、纳米级超细珠光新材料等。

  (3)新型无机材料。重点发展高强度微米级玻璃纤维、池窑玻纤拉丝、以及低介电常数、低损耗因数的玻璃纤维、新型光导纤维通讯材料用氟化物玻璃;碳陶高温结构材料、碳陶摩擦材料(跑车、高铁、以及飞机制动系统用)、碳陶深冷材料;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化工陶瓷、电瓷/高铝氧质瓷、磁性瓷;高温耐火材料、新型保温材料及环保材料等。

  (4)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高分子特种膜新材料,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六氟丙烯、环保型聚烯烃弹性体(TPE)材料、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及高性能聚四氟乙烯、PET保护膜、PE保护膜、PE静电保护膜、共挤输液用膜、新型功能性纺织新材料、新型活性橡胶胶粉材料、耐寒氯丁橡胶、高端苯乙烯系弹性体、耐高低温硅橡胶、橡塑改性材料、有机硅密封材料、高分子耐磨材料等。

  (5)绿色环保代木材料。重点发展“不含甲醛、无放射、无污染、可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环保型木(竹)塑复合材料;竹胶合板、竹木/木塑托盘、托板等包装用代木材料,复塑中密度纤维板等轨道交通用客车体代木内饰材料等。

  1.市直和宣州区。利用国投电厂能源供给条件和优势,在市开发区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推进全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钛、锆、钽其合金复合材料,粉末烧结成型大型/异形高端硬质合金材料及制品,特种铝合金工业型材、轨道交通和汽车用铝型材等金属新材料;石墨烯材料、新型纳米材料、高分子特种膜、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等非金属新材料。

  2.宁国。重点发展橡塑改性材料、环保型聚烯烃弹性体(TPE)材料、耐高低温硅橡胶、橡塑改性材料、有机硅密封材料、高分子耐磨材料、多层共挤输液用膜、电子膜、电子级玻纤、石墨烯功能材料、系列耐火材料等。

  3.广德。重点发展印刷电路板用超细玻璃纤维、以及竹塑、木塑等复合环保型材,压制木材、竹纤维复合材料,包装、轨道交通客车用代木材料,地下管廊复合新材料等。

  硬质合金顶锤、整体式眼睛板、地质钻头、配套扩孔器、复合硬质合金轧辊、钨铜电极、金属陶瓷,钛、锆、钽其合金复合板,工业、轨道交通和汽车轻量化铝型材,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铝、碳酸钙等纳米材料,碳纤维、防腐软膜、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PU超细纤维,动力电池隔膜和电极材料,石墨烯材料等。

  橡塑改性材料,环保TPE;电子级玻纤及布;锆刚玉系列、氧化铝系列耐火材料;石墨烯功能材料,石墨烯柔性能源器,IT电子膜,CPP/OPP/PETCPE真空镀铝膜,RCP蒸煮膜,,常温自粘型工业保护膜等。

  超细玻璃微纤维、 真空色热板,竹塑、木塑等复合环保材料,钢塑复合地下管廊等。

  电子信息产业是宣城市重点培育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提升电子元器件、PCB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发展集成电路(IC)、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智能语音技术和产品,建设云计算和大数据基地。

  1.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LED衬底、外延及芯片、封装和应用产品。CBB系列电容器、滤波电容器、电力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

  2.印制电路板(PCB)。重点发展PCB设计、大容量高速高频多层板、HDI板、柔性板等;覆铜板、绝缘板、半固化片等;制前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电镀/湿制程设备、网印/干制程设备、贴装设备、测试设备等。

  3.集成电路(IC)。重点发展存储性芯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直写式光刻机、晶圆检测设备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产品。加强重点应用领域专用集成电路研发;重点推进6英寸晶圆制造、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系统级封装等工艺设计及应用。推进建立以集成电路设计为龙头、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为支撑、材料设备为配套的产业格局。

  4.通信设备。重点发展新型通信电源、新型模块电源、阵列式UPS电源系统、通信网络监控系统、高压变频器、空气净化机通风系统、通信网路由器、交换机系统设备、风力发电配件等。

  5.智能语音。重点发展人机语音交互技术研发、芯片与软件开发;智能语音在通信、智能家居、汽车、智慧城市、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语音信息服务、高端人才培训等。

  6.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发展大数据存储、分析与挖掘、软件开发、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服务、信息与网络安全等。利用我市区位和生态优势,引进主流大数据企业,建设云计算和大数据基地。

  1.市直。加强发展应用领域专用集成电路研发;6英寸晶圆制造、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系统级封装等工艺设计及应用。建立以集成电路设计为龙头、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为支撑、材料设备为配套的产业格局。

  2.郎溪。重点发展新型通信电源、新型模块电源、阵列式UPS电源系统、通信网络监控系统、高压变频器、空气净化机通风系统、通信网路由器、交换机系统设备、风力发电配件等。

  3.宁国。重点发展CBB系列电容器、滤波电容器、电力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新型小型高压电容器等。

  4.广德。重点发展PCB设计、大容量高速高频多层板、HDI板、柔性板等。覆铜板、绝缘板、半固化片等。制前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电镀/湿制程设备、网印/干制程设备、贴装设备、测试设备等。

  5.泾县。重点发展人机语音交互技术研发、芯片与软件开发;智能语音在通信、智能家居、汽车、智慧城市、安全等领域应用产品;建设语音信息服务、高端人才培训基地。

  6.绩溪。利用绩溪县生态和交通优势,寻求与央企或知名民企合作,引进具备实力的企业,建设云计算和大数据基地。

  在医药领域重点发展化学药及原料、现代中药、诊断试剂、药用敷料、药用包装等。在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发展专用康复器械、健康检测产品、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智慧医疗产品。在食品领域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和林茶产品深加工。

  1.医药。围绕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提高化学药仿制水平和原材料制造能力。加快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中成药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中药提取、提纯水平,支持现代中药的创新研发及产业化,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和GAP认证。

  2.器械。重点发展胶囊以及敷贴类、护脐类、高分子材料类及压敏胶涂布类医用材料,开发优良的肠溶与胃溶材料、靶向制剂材料及安全性高的包衣材料;可降解生物材料、体内植入材料、表面改性及生物功能化修饰技术、生物材料纳米制备技术等。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智慧医疗产品。

  3.食品。重点发展特色粮油、果蔬制品、林产品加工、畜禽制品及衍生品深加工;培育营养与保健功能食品、天然食品添加剂、旅游食品、休闲食品、调理食品等附加值高的产业。

  4.饮料。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创建品牌,发展宣酒、黄酒等优势饮料产品。研发营养型、功能型、果蔬复合型饮料加工制造技术,以及节能和环保新型包装材料、无菌包装等技术,开发以农林资源为主要原料的绿色果汁、茶饮等产品。

  1.宣州区。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创建品牌,发展现代中成药,建设宣木瓜、太子参道地中药材料基地。发展宣酒、植物油传统加工,畜禽制品及衍生品。重点发展功能食品、天然食品添加剂、旅游食品、休闲食品、调理食品等附加值高的产业。

  2.宁国。发展宁前胡、荆芥等道地中药材料基地和中药材加工能力。发展竹笋、香菇、木耳特色食品和山核桃、百果、香榧等坚果产品。重点研发营养型、功能型、果蔬复合型饮料加工制造技术,以及节能和环保新型包装材料、无菌包装等技术,开发以农林资源为主要原料的绿色果汁产品。

  3.泾县。围绕提高质量、创建品牌,重点发展茶制品及其衍生品,用于航空、旅游、休闲类的地道风味小菜食品。

  4.绩溪。加大新型包装材料、无菌包装技术运用,加快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发展“徽菜”系列食品。

  5.旌德。规范蟾蜍养殖基地建设,逐步扩大养种殖规模,重点发展蟾蜍深加工产业。加强灵芝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灵芝产品深加工产业。

  “十三五”期间,全市严控产能过剩化工项目建设,淘汰落后化工产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向中高端和产品差异化方向发展。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纺织印染、环保等产业,重点发展金属表面处理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印染助剂、电子工业专用化学品、化学药品(原料药)、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剂等产品。

  1.化肥和农药。发展优质钾肥及各种专用肥、缓控释肥。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生物农药等。

  2.精细化工。按照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的要求。重点发展新型有机染料、有机颜料、涂料、助剂、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纺织助剂、功能高分子产品等。

  1.宣州化工集中区。重点发展各种专用肥、缓控释肥、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酞菁系列有机颜料、永固橙及永固黄系列颜料;电子级氰氟酸、二硫化碳、石墨烯、纳米环保材料、有机硅、油品添加剂、高清汽油等。

  2.广德县化工集中区。依托广信农化,充分发挥光气生产资源优势,引进下游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效低毒农药、有机染料、医药原料、聚酰胺纤维、聚氨酯涂

  3.宁国化工集中区。发展各类高浓度缓释复合肥及所需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胶状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三氯化磷、三氯氧磷、高效低毒农药。重点发展高分子功能膜、石墨烯功能膜等产品。

  4.绩溪化工集中区。依托立兴化工、农华生物科技等企业,促进二氯二苯醚、乙二醇二甲醚等原药中间体生产升级为复配、成品药的转型发展。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保留药剂的生产销售。

  “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采用高速机电一体化无梭织机、细针距大园机等先进工艺和装备,生产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档机织、针织纺织品。采用编织、非织造布复合、多层在线复合、长效多功能整理等高新技术,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的产业用纺织品。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动物纤维、麻纤维、竹原纤维、桑柞茧丝、彩色棉花、彩色桑茧丝类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与产品。

  1.纺织。重点发展超仿真、高性能、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应用。加快发展医疗卫生、过滤分离、建筑交通、汽车用、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

  2.印染。重点发展采用酶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及染色、短流程湿蒸轧染、气流染色、小浴比染色、涂料印染、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和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及多功能复合等功能性整理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

  1.宣州区。加强对现有企业信息化和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重点发展化学纤维、竹原纤维、彩色棉花纤维加工,建设由“纱-线-布-成品”产业配套体系。

  2.郎溪。充分发挥功能区规划引领作用,建设“编织、印染、加工”一体化园区。重点发展应用于交通工具、医疗卫生、过滤与分离、结构增强、安全防护、土木工程等方面的差别化、功能性纺织产品。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宣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每年组织对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

  二、实施严格控制。突出产业布局规划,按产业布局新上项目。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的项目,在土地、电力供应上给予优先保障,在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支持上优先安排。不在产业布局规划内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备案,相关部门不予规划、环评、能评、安评。对产业布局规划外的项目或需在布局规划区域外新上大型项目,其立项、规划、用地,需经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批准。对不符合规划定位入区落户项目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促进产业集聚。制定收益分成政策,引导不符合产业布局定位的企业调整搬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对跨行政区域落户的企业(项目),企业(项目)迁出地区与落户地区按照一定比例统计投资(招商引资)指标,所实现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照比例分成。

  四、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定向招商,按照产业布局定位,强化产业链招商,为集聚区引进符合产业定位、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内外资工业大项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方财富资讯

东方财富资讯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融券与转融券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周末要闻汇总:央行发布金融数据 权威人士解读   十大机构论市:调整空间有限 三季度有望迎来拐点   数千...

产城融合县域振兴强引擎

产城融合县域振兴强引擎

  县城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如何做大做强?这需要政策、产业、创新等要素的综合发力。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发展处获悉,近年来,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高质量发展步伐蹄疾步稳。2022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21151.65亿元、同比增长5.9%。下一步,将聚焦产城融合,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

何淳宽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调研

何淳宽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调研

  12月1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淳宽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调研,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市政府秘书长郑华、宣州区政府、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等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何淳宽一行实地走访了长三角(宣城)快递物流中心、安徽臣安运维技术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目前管理运营情况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下一步发...

刚刚!安徽一厅干履新

刚刚!安徽一厅干履新

  据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网站消息,8月30日上午,市委常委王会杰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走访调研,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钟良胜、企业主要负责人等陪同。   上述消息显示,宣城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王会杰已任宣城市委常委。   另据8月31日宣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任免名单显示,王会杰已被免去...

劳模徽菜文化园(暂停营业)

劳模徽菜文化园(暂停营业)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劳模徽菜文化园(暂停营业)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宣城市绩溪县华阳镇郎家溪村卫海桥1号(溧黄高速郎家溪村卫海桥头),面积约14.99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

园区发展史

园区发展史

  6月,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皖东南物流园区规划》编制工作,一期选址在宣州区双桥街道、沈村镇。   9月,时任宣城市政府市长虞爱华在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上要求“加快建设物流园区,把双桥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掀起了园区招商高潮,百汇、农批、冷链物流、联邦物流等一批专业市场和物流平台项目相继落地。   1月,园区首个专业市场项目宣...

园区管委会党政办赴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开展党组织筹备座谈会

园区管委会党政办赴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开展党组织筹备座谈会

  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园区非公党的组织全面覆盖,6月23日上午,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党政办赴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开展党组织筹备座谈会。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办驻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办公室主任喻国强及部分羽绒企业党员代表参加会议。   羽绒产业园党组织要应建必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成立“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是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之路,非公企业联...

姚玉舟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调研

姚玉舟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调研

  据中国宣城网报道, 8月10日上午,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调研。市委常委、副市长汪谦慎,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等陪同。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灾后恢复生产经营工作落实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带着这些牵挂和惦念,姚玉舟深入园区联邦物流大市场、明佳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农批市场等了解灾后恢复生产经营情况,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在联邦物流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