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创新微治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央广网宣城9月23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朱亮)今年以来,宣城市宣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经济,开拓基层治理新思路,涌现出通津村等一批基层治理明星村(社区),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基层治理实践新样本。
寒亭镇通津村推出协商民主新模式。通津村巧用“红橙绿蓝”的色彩文化符号,搭建“关爱帮扶”“代做代办”“政策宣讲”“标杆树立”四大平台,实施“讲、代、帮、治”系列村级议事协商新模式。一是志愿者“帮”,搭建“红色帮扶”议事台;二是村干部“代”,搭建“橙色连心”议事台;三是宣讲员“讲”,搭建“绿色话筒”议事台;四是示范户“治”,搭建“蓝色标杆”议事台。依托新模式,实现细化协商内容、明确协商主体、健全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运用协商成果、建立协商制度六大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把民事民议落在实处,解决了农民身边“急难愁盼”,成为引领基层民主发展的新标杆,于2021年12月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验点。
澄江街道花园村“党建+经济发展+物业”新模式。花园村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公司加盟模式开办维也纳国际酒店花园店,“众筹+合伙人”模式经营众轩花园酒店,委托管理模式创办幸福花园老年公寓,“互联网+”模式启动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党建+物业”模式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下的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融合路径。五种模式,汇聚成集体经济发展的“小航母”,2021年,花园村实现经营性收入6030万元,村民分红总额达518.4万元。
敬亭山街道巷口桥村“党建+三变改革+十项举措惠民生”新模式。巷口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借地生金发展厂房租赁,承接宣城高新区工程建设和尾矿治理项目等带领群众致富,连续6年股改分红,彻底摆脱“村里无地、村民无业、集体无收入”三无村的“穷帽子”。富裕起来的巷口桥村“两委”每年通过“十项举措”惠民生,如施行大病救助、“六一”儿童节奖励、重阳节慰问老人等举措,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村民,村委会还特别设立了“学业补助”,用于奖励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仅2020年巷口桥村就有5名大学生收到了来自村里的“学业补助”。
鳌峰街道宝城社区首创“‘五心’+三治治理”新模式。“红心”志愿服务队主要由社区党员组成,每周一走进小区及居民家中,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实行垃圾分类,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掌握民情民意。“同心帮”志愿服务队主要由小区热心居民组成,每周二在网格长的带领下,为居民开展家门口义诊,帮扶空巢老人和困境家庭成员,营造邻里和谐的社会氛围。“暖心”志愿服务队由小区中的“五老”组成,每周三开展“幸福来敲门”志愿活动。“贴心”志愿服务队由社区热心女士组成,每周四开展“我来问候你”“闲置物品来解忧”等活动。“安心”志愿服务队主要由退役军人和青年民兵组成,每周五开展小区巡查、公共设施检查等活动。宝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做好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三社联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宣州区还持续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积极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为村(居)民自治组织良性发展提供保障,稳步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