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好青年”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宣城市宣州区:“好青年”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
央广网宣城6月1日消息(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刘胜男)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蕞积极、蕞有生气的力量,宣城市宣州区新田镇充分培育、吸引、发展“好青年”,调动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的积极性,致力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培育“好青年”,当好产业振兴“领头雁”。乡村振兴关键靠人,青年群体有活力、有学识、观念新,是学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的先锋军。今年以来举办农机手培训班2期,邀请农机专家传授机收小麦、油菜,秸秆还田等技术,宣传农机补贴政策,增强了青年农机手勤劳致富的信心。大力扶植“新农人”,推荐2名产业带头人参加电商直播创新中心培训。经过系统培训的蒲田村“95后”小伙周浩远率先发展鸡舍养殖产业,开辟淘宝、短视频等销售渠道,辅助周边农户进行产品出售,解决了十余户家庭销路问题,年营业额突破100万。
吸引“好青年”,扩容人才振兴“生力军”。激活一池春水,厚植人才森林,新田镇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力度,精准招引“金凤凰”。公开发布暑假期间大学生社会实践岗位,吸引7名高校大学生参与岗位实践,安置毕业未就业学生5名,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部门增添力量,引导返乡青年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制定领导班子常态化联系乡贤代表制度,做到重大节日必访、返乡回乡必访,邀请12名青年代表参加乡贤座谈会,收集经济、党建、农业、民生等领域意见建议20余条,营造了“学优秀乡贤当奋斗青年”的良好氛围。
发展“好青年”,充实组织振兴“后备库”。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推动村(社区)“两委”班子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通过换届实现了平均年龄普遍下降、整体学历明显提升。优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2022年计划推优入党7人。创新实施“两小工程”,提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准入门槛,对学历、年龄要求提档,新一届“两小组长”年龄较轻、学历较高、致富能力较强的超60%。开办青年干部读书班,通过领导讲坛、学员论坛等形式宣传党的蕞新理论政策,全面提高了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