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长张冬云调研宛陵科创城 G60科创走廊助力人才招聘
12月17日下午,市长张冬云调研宛陵科创城项目建设,并召开项目建设汇报会。市领导张千水、田扬畅、牛传勇,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家和,市政府秘书长王华陪同。
甲骨文(宣城)双创基地5年内将培养IT人才不少于5200人,孵化创业团队数量不少于120个。并计划设置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学员毕业后将获得教育部认可的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和普通高校硕士毕业具有同等学历。
宛陵科创城项目是宣城市科技创新“1号工程”。今年底前后,将投入使用四栋办公研发用房及配套设施约9.6万平方米。为有力服务科技企业、科创团队、创业创新人才发展,充分发挥宛陵科创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作用,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创新活市”战略,经研究,现就科技企业、科创团队等入驻宛陵科创城的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设立的技术中心、研究院和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或平台;
(一)入驻企业(团队/项目)按要求提交入驻书面申请、项目可行性报告及其它所需的材料;
(二)宛陵科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授权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复核、评审;
宣城市文景路,宛陵科创城展示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北大门向西200米)
宛陵科创城项目是宣城市科技创新“1号工程”。其发展定位是“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的创新发展新高地,安徽融入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承接点,宣郎广宁智创走廊的科创服务平台,宣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示范新区”。
宛陵科创城起步区位于宣城市区南部、城市科教板块、国家级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西至经一路、北至圣俞路、东至桂花园路、南至青弋江南大道,规划总面积约6.88平方公里,由科研孵化基地、特色经济园区、科教园区、生产生活配套区域四部分组成,产业化根据项目情况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理布局。科创城采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科创团队落地发展”的建设运营模式,力争5年时间投入不少于30亿元,10年投入不少于100亿元,实现起步区高新产业领航、核心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加速、高端人才聚集、科技金融示范、技术转移推广等主体服务功能,努力把宛陵科创城建设成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具有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打造我市创新创业的标杆项目、示范工程。
宛陵科创城一期项目于2017年10月12日启动建设,计划总投资6.8亿元,工期2-3年,用地9.2万平方米,建设面积约15.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15层标志性建筑1幢、5层建筑6幢、4层建筑1幢,并同步建设122亩人才公寓及生活配套设施。2018年底前后拟交付4栋研发办公楼和地下停车库,地上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2万平方米,为入驻科技企业、科创团队、创新人才提供拎包入住条件。
宛陵科创城设有展示厅、会议中心、公共餐厅、职工康体休闲中心、咖啡厅、超市、文印室、银行、政务服务中心、法律服务机构、会计师服务机构、投融资服务机构等,提供人才公寓,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园区服务与管理的精准化、智慧化和数字化;以标准化物业及科学化流程管理为基础,通过空间的功能化设计与氛围营造,实现城内商务、交流、生活、空间的高度融合和舒适体验;通过构建全人才链服务体系和科技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适应其特点、满足其需求、加速其发展的资源及服务。
入驻宛陵科创城优惠政策,按市委市政府支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及宛陵科创城专项政策、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等相关文件执行。房屋租金综合租赁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对大院大所设立的研发中心、实验室,上市公司、大企业和重大科技项目等入驻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创业计划书》 内容包括:1、(拟注册)企业概况;2、创业团队概况;3、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4、产品市场可行性分析;5、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6、对科创城的要求;7、法定代表人身份证证明文件。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