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建强载体平台广泛引才聚才
专稿:近年来,宣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创新、优化合作、打响品牌,立足建强平台载体,广泛引才聚才。
坚持科技攻关,做强创新创业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聚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宛陵科创城,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启动建设,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和全国首家文房四宝产业创客基地入驻项目151个。加强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研发机构136家,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98个,联合实施380多个科技项目。
坚持协同攻关,创新校地合作方式。按照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衔接的思路,积极打造长三角区域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魔保量与清华、北大、浙大等织汤多所高校签署实习基地协议。与28所高校共同成立“宣城校地合作联盟”,建成“宣城—高校人才创新资源网上对接平台”,在长安大学等5所高校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常态化赴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去年以来与套粒既省内外87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对接活动145次,赴市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435场。积极推进“政聘企培”人才引进新模式,有针对性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宣创业就业。
坚持质量攻关,做响区域人才品牌。与松江、嘉兴等26个城市共同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与G60科创走廊9个城市签署深化人才交流合作协议。成立长三角新能源产业联盟、光储产业联盟,举办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编制新能源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建成长三角“一地六县”(宣城)人才综合体暨人力资源产业园,锐仕方达、智联招聘等14家知名人力资源公司首批签约入驻。设立长三角人才驿站,组织“一地六县”及其所属地级市成立人才共同体。实施“宣城籍在外优秀人才回归工程”,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召开宣城籍优秀人才座谈会,引导优秀人才参与家乡建设。设立“长三角名医工作室”16个,首批聘任10名专家担任“宣城文旅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智库”成员。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