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托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战“疫”促稳显担当
“疫情是一场危机但是也含有很大的机遇,2022年,我们将继续增加在郎投资,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建成投产。同时,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4月14日,宣城托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宝对前来走访郎溪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帮办员”王元亮说。
位于郎溪经济开发区的宣城托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上海来郎投资企业,也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走进该公司,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人,数十台注塑机有序排列,一旁的机械手从注塑机内取出半成品,依次完成取件、切割、自动摆模等一系列工序,精准无误。
据介绍,2015年,企业初到郎溪,在得奇工业园租赁一栋厂房生产,当年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彼时,随着客户资源积累,订单量增多,2016年企业急于寻找地方扩大生产,在郎溪县委县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解决了土地、资金、环评等一系列难题,于2018年建成了投资3.6亿元的PVD项目一期,引进两条蕞先进的PVD生产线,建成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无人注塑车间。
“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作为从事汽车内饰件生产的上海来郎溪投资者,总经理陈龙宝在托新精密落户郎溪之初,并没有想到公司销售额能从不到2000万元跃升到如今的4.1亿元。
如今,该公司拥有的两条世界蕞先进的PVD生产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无人注塑车间,能够年产500万套中高档汽车饰件,汽车零部件国家级实验室(CNAS17025)、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被奔驰、宝马、通用、大众等一线品牌车企列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在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前提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托新精密克服种种困难,做精做强产品,积极开拓市场,保持了业绩的增长,2021年销售收入从2020年3.6亿元增长到4.1亿元,税收4059万元。”陈龙宝告诉记者。
“今年一季度订单因为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企业感受到政府‘保姆式’服务,各部门经常主动上门服务、宣传政策、指导生产,特别是保证了企业物流畅通。”陈龙宝感激地说。同时,在郎溪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关心和帮助下,托新二期的土地、环评等要素保障已到位。2022年,我们将继续增加在郎投资,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建成投产,有信心把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为加快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再立新功。(范伟 特约记者 余克俭)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