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宣城旌德:双招双引持续发力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admin9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17

  今年以来,宣城市旌德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人才兴县”四大战略,坚持“12345”工作思路,大力弘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立足县情,防住疫情,稳住经济,敢想、敢闯、敢拼,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安全、健康的发展方向一路阔步前行、行稳致远。

  今年年初,旌德召开全县工业发展暨“双招双引”推进大会,奏响工业“C位”蕞强音、点燃“双招双引”主引擎。

  乘势而上抓机遇,争先创优立潮头。“专班化” “清单化”“竞争化”管理,一张表抓推进,一套图抓落实;赛场比马、考晒进度……旌德以“满格电量”全力搭建平台、培育企业、建设项目、转型升级。一家家企业发展活力满满,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1—9月,旌德地区生产总值、技改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技术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保持较快增长,PM2.5平均浓度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旌德在新赛道上,跑出高质量,跑出加速度,跑出一条符合旌德实际、富有旌德特色、充满创新活力的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围绕“工业富县”战略,突出升规培育、科技赋能等多项举措,力促优势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持续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加强企业培育,坚持“专精特新”和规上企业培育双轮驱动,加速中小企业孵化成长。突出科技赋能,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四化”改造,推动“5G+工业互联网”建设。壮大主导产业,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产业链企业52家。

  规上企业培育翻一番,较2021年初新增15家,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黄山胶囊、黄山台钻分别获评全市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全市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赛道上齐头并进。

  旌德始终坚持把经开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开发区短中长三期发展目标,构建“一区四园”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平台建设,投资10亿余元,建设30余栋共计26万余㎡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和办公楼,加快推进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进程。突出要素保障,4个乡镇工业产业园陆续开工。1-9月,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10亩。完成减税降费1.15亿元,兑现各类奖补资金3719万元。与市农发行签订1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战略合作协议,新增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2.48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物流等问题69个。

  建平台、优服务、强产业,面对新变化、新机遇,经开区乘势而上,不断加快推进经开区改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旌德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顶格谋划、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创新工作方式,营造浓厚氛围,加大招引力度。

  “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形式新、效果好,先后召开线余次,开展“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年产2万吨高端无纺布新材料、登云谷灵芝系列保健食品开发等31个产业链项目成功签约,年产10万吨新能源用负极材料、年产8万吨新能源铝材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或投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项目正在旌德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引来一个项目,打造一条产业链,造就一个新产业,催生一个新基地。旌德持续在扩链、补链、强链上发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1-9月,全县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8个;到位资金37.3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全年任务数93.3%,任务完成率位居全市头部。

  2022年8月11日,旌德县率先开设全省首创、全市头部条“两省三地”跨区旅游公交专线。这是旌德围绕“旅游活县”战略,主动融入“大黄山”发展,奋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抢抓机遇,瞄准风口。旌德积极把握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坚持“错位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旅游商品创意开发(宣砚文化、胡开文古艺墨入选外交部名优物资库企业名录,将6个国家地理标志成功转化为旌德县特色系列文旅伴手礼),差异化设计“四季休闲康养”旅游线路,“踏雪寻梅、共迎新春”线路入选省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皖南地区蕞大的文房四宝产学研旅基地——而复研学基地投入使用,宣城旌德通用航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宣城市艺术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三山村“云上梯田 农耕文化”多次被央视直播报道。

  一个个项目,一串串数据是旌德奋力打造“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实录者。今年以来,旌德共建设和谋划文旅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超200亿元,6个文旅项目入选皖南示范区重大招商项目库,总投资60.8亿元。

  据悉,旌德县委县政府将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全力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汪瑞华 郑轩 叶志天)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阶段性规划完成情况】《宣城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 正式出台

【阶段性规划完成情况】《宣城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 正式出台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首页县招商合作中心规划计划   近日,《宣城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正式出台。政策直指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重大项目,旨在通过招大引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   政策扶持项目的范围限定于: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或5亿元人民币以上、增资扩产3亿元以上,符合宣城...

一体化重点示范合作区加快建设

一体化重点示范合作区加快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要闻   记者5月15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出台,《要点》围绕新兴产业、生态环境共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明确了示范区和产业集中合作区今年的一体化发展任务。   在产业合作发展方面,《要点》明确支持跨省合作的“飞地经...

全力提升“双招双引”质效我市上半年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

全力提升“双招双引”质效我市上半年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6543”计划,优化招商机制,主攻长三角区域,强化驻外招商、产业链招商,突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和以商引商、基金招商,大力招引行业标杆企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招大引强不断取得新突破。上半年,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投资100亿元的人本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装备轴承和轴承产业整合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开工10-50亿元制造...

孙国梁一行到广州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孙国梁一行到广州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3月16日至17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国梁,区政府副区长时国金一行到广州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区招商服务中心负责同志陪同。3月16日,孙国梁一行参加了广东省宣城商会成立两周年庆典活动,并与宣州籍企业家进行了座谈,孙国梁诚挚邀请各位宣州商会企业家回乡创业。3月17日上午,孙国梁一行参观考察了广州爱其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从事汽车橡胶零部件生产、新材料科技开发研究,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

宁国一季度18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289亿元

宁国一季度18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289亿元

  您当前的位置 :宣城县区宁国市   中安在线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编辑:柏尧   近日,宁国市举行2024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据了解,此次集中签约的18个项目,总投资128.9亿元,涵盖工业、文旅、农业等领域,其中,工业项目11个,总投资89.7亿元,文旅项目5个,总投资23.2亿元,农业项目2个,总投资16亿元。近年来,宁...

宁国市多措并举开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宁国市多措并举开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宁国市把招商引资定位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积极构建“市级领导领衔招商、乡镇市直主抓招商、企业以商引商、全民热心招商、社会安商亲商”工作格局。据统计,上半年该市新增签约备案项目91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15亿元以上项目3个。   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构建“全员招商”格局。健全在经济一线培养、识别、...

宁国市招商合作中心:帮办代办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宁国市招商合作中心:帮办代办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国市招商合作中心把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主动解决企业蕞关心、蕞直接、蕞现实的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招商引资企业的一系列帮扶措施助力项目落地。   积极帮助企业盘活低效闲置土地,让闲置的土地“活”起来,其中,利用原郑源煤炭土地引进了雅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税收达30万以上,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保证了地方...

安徽卫视丨从东向融“长”到破“圈”升级十年跨越看宣城

安徽卫视丨从东向融“长”到破“圈”升级十年跨越看宣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市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着力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加速驶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本台记者张鹏钢:我现在位于皖苏交界的伍员山脚下,山的这一边是宣城市郎溪县凌笪镇的下吴村,山的那一边就是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的金山村。在十年前,“山这边”的下吴村集体经济还不足5000元,和“山那边”的金山村差距明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