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培育千亿产业 打造“养人”城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搞清楚有什么、要什么,从而精准谋划招什么、干什么。”宣城市正在培育2个千亿产业和8个500亿产业,聚焦补链强链,精准“双招双引”;全球化大型企业通过“全球并购、中国整合”,实现反向投资的共赢;“政聘企培”的招聘模式,满足企业和人才的双向需求;规模化引进人才,为光伏产业夯实人才基础。
“我们和宝马、特斯拉、捷豹等国际品牌汽车厂商都有合作。”12 月14 日上午,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力胜精密锻造有限公司的机加车间,副总经理濮阳建红拿着一个他们为宝马汽车生产的离合器分离叉对记者说。
力胜精密项目是宣城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布局的关键环节,对于正聚力将汽车零部件培育成千亿级核心产业的宣城来说,引进该项目是产业链招商中的“一步好棋”。
“搞清楚宣城有什么、要什么,从而精准谋划招什么、干什么。”宣城市坚持以产业链思维抓招引,制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意见,确定到2025 年,培育汽车零部件、新能源2 个1000 亿级核心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等8 个500 亿级优势产业。由10位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理清楚每个产业从“是什么”到“干什么、怎么干”的实践逻辑,编制出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链的施工图。
说到宣城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不得不说到中鼎。总部位于宣城宁国市的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拥有总资产200 亿元,员工2.3 万人的全球化大型现代化企业。“全球并购、中国整合”,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中鼎公司引导被并购的海外企业在中国国内设厂,将高端要素反向投资输入中国市场,创造“双招双引”的中鼎模式。
目前,中鼎公司反向投资企业均已实现盈利,这些海外公司的先进技术均已在安徽实现落地,反向投资也促进海外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发展。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留住企业也要招引人才。但对于宣城来说,留住人才、引来人才并不容易。
为了帮助高新企业招聘人才,宣城市宣州区入企走访、入校座谈,出台专门办法,按照“政府签约聘用、派驻企业培养、双方共同管理”的“政聘企培”模式,力争用3 年的时间,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开引进100 名“急需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派驻培养企业工作3 年,给编制、给待遇、给选择方式。今年7 月,首批27 名应届毕业生已经被录用,并和立讯精密等4家企业建立培养关系。
“我们以前说‘去宣城’,现在我们都习惯说‘回宣城’。”站在宣城开盛光伏产业园展厅门前,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院长郭铁笑着对记者说。郭铁所说的“我们”,正是开盛光伏产业园里来自海内外的技术专家。“我们一开始创业团队有30 人,现在技术团队已经有280 人,其中博士有12 位。”郭铁告诉记者,他现在一年中待的时间蕞长的地方是宣城,和很多在这里工作的专家们一样,已经成为“新宣城人”。
据介绍,今年1 至10 月,宣城市已与80 余个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对接活动140 余次,引进各类人才17706 人,其中博士41 人、大专学历以上6146 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46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24小时新闻热线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宣城市委办公室回复称:美育在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办法中如何体现,将在新的中考综合改革方案中明确。目前,我市尚未启动中考综合改革。对于中考中招重大政策调整,我们将遵循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向社会公布。
宣城市气象台7月23日发布信息,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强台风级)的中心23日14时位于浙江省象山县南偏东方向约62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蕞大风力14级(42米/秒),中心蕞低气压955百帕
11月22日,省委赴宣城市换届考察组发布公告,对宣城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进行考察,并公布举报专用电话。
宣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定:2022年1月11日在宣城召开宣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头部次会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