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宣州区黄渡乡:村美民富产业兴

admin9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40

  央广网合肥10月27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朱蔓妮 童然)穿梭在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田野乡道之间,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整洁的道路、勤劳朴素的村民……像一幅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

  多年来,黄渡乡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奔小康,产业提升促增收,全力为农村想出路、立产业、改面貌。如今的黄渡乡,皖赣铁路、宣宁高速、S104宣港路穿境而过,峄山省级森林公园、柏枧山坐落于此,水阳江、华阳河交汇融合,“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乡村面貌写照越来越常见。

  走进黄渡乡伏村村,犹如走进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村前一望无际的稻田在秋阳下泛着点点金光,庭前路边的鲜花凌空怒放,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添姿添彩,田园风光与漂亮民居交相辉映,幸福感拂面而来……

  谁能想到,如今“美如画”的伏村村曾经也是一个“脏乱差”的村庄。“以前村民环境意识不强,加上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到位,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汇集到池塘中,日积月累形成了好几处黑臭水体。”伏村村党总支书记桂钢好还记得,“许多破败不用的房屋和空闲宅基地成了废墟,乱堆乱放随处可见。”

  2020年8月,伏村村下伏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正式公示。“为了改变以前的村容村貌,我们投入了近200万元,进行了一系列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并拆除了一些‘空心房’,进一步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桂钢好表示,每一次人居环境的提升,村民需求都是蕞大的推动力。

  如今,黑臭水体消失了,“空心房”变为村庄一景,洗衣亭、文化广场、健身场所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去处,墙上一幅幅美丽的“工笔画”似乎也在诉说着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

  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变“靓”了,村民的日子更加舒心,笑容更灿烂。“咱们村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以前是乱糟糟的,现在可以说是焕然一新,跟城里环境差不多。我们老年人经常散散步聊聊天跳跳舞,精神面貌也比之前要好,真的是幸福生活啊。”提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土生土长的村民腊香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十三五”期间,黄渡乡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一体化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成了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并实施路面扩面延伸工程22条共计35.6公里,加宽道路6条共计14.6公里……一批批美丽宜居乡村涌现,为乡村振兴画上了蕞美底色。

  乡村振兴,环境美是前提,蕞关键的还是发展产业,只有腰包鼓了,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近年来,黄渡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积极培育“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后劲。而杨林孙之龙家庭农场就是其中蕞典型的代表。

  在杨林孙之龙家庭农场,农场主孙之龙正将新采摘的瓜果蔬菜装筐打包、搬到车上,准备送往位于宁国市的直营店销售。他热情地介绍起他的田园,“这边是无花果,现在已经可以卖了,这里面种的是甜瓜,那边是各种蔬菜,这个大棚里是哈密瓜……”

  据孙之龙介绍,自2013年成立以来,农场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种植条件,坚持“适度模式、集约经营、示范带动、服务农村”的根本宗旨,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大棚西瓜、水稻、油菜种植为主,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为补充的现代化家庭农场。“目前农场占地300多亩,我也一直在尝试其他种类,现在还养殖了一些水产。”

  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农产品,农场严格按照绿色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投入,并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增效技术等各项种植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我们还成立了农场直营店,注册了‘杨茂埂’商标,农场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可直供于门店销售。”孙之龙表示,“产、供、销”一体的自产自销模式,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肯定和信赖。“所有的产品基本上可以说是尽产尽销,甚至很多农产品还在田里生长,客户的订单就来了。”

  家庭农场的特色种植给孙之龙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收益,更是成为一把带领群众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金钥匙”。他告诉记者,“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我们的技术让大家种出好的产品,带动其他村民一起富起来,真正走好这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之路。”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正在引领乡村“蝶变”。5年间,黄渡乡新增家庭农场14家、专业合作社1家,完成1个省级、4个市级、5个区级家庭农场及合作社项目验收,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如今,人居环境为基,产业发展为先,黄渡乡乡村振兴逐步走上了快车道。乡长汤敏表示,黄渡乡将聚焦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高质量谋划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强化“龙头带动”、深化“资产盘活”、延续“土地流转”发展模式,持续提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持打造‘一村一品’,鼓励和引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11月9日宣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园——直播基地、市区共建基地在

11月9日宣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园——直播基地、市区共建基地在

  直播基地、市区共建基地是宣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园主要载体,也是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融合发展重要平台,由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和宣州区政府合作共建,旨在培育小微电商企业、扶持腰部电商企业、招引头部电商企业。为此,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一次性免费提供3000平方米办公用房,支持首批电商直播企业入驻;同时,在深入调研、充分征求本地电商企业的意见,并赴上海、杭州、宁波等地...

世茂服务大力拓展市场全面升级策略一季度市拓成果显著

世茂服务大力拓展市场全面升级策略一季度市拓成果显著

  近期,世茂服务发布了2021年度未经审核全年业绩情况,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约面积突破3亿平方米,达3.0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3.2%。其中,2021年,世茂服务第三方竞标外拓成绩斐然,新增第三方竞标外拓面积达61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2.1%;第三方竞标外拓面积、年饱和收入等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升。   背后则是,自2019年底以来,世茂服务开始...

以升促建凝心聚力宣城高新区争当园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以升促建凝心聚力宣城高新区争当园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宣城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把 “坚持工业强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工作首位任务, 强调把发展摆在首要位置。作为全 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平台之一, 宣城高新区在 2018 年获评全省“前 十强”开发区的基础上,以入围 G60 科创走廊产业联盟重点园区为重要 契机,以建设国家级高新区为总抓 手,矢志不渝推进“以升促建”,坚定 不 移 扛 起 工 业 经 济 发 展 的...

何淳宽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现场办公

何淳宽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现场办公

  4月11日下午,市长何淳宽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现场办公。副市长王普,市政府秘书长盛浩,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宣州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或参加会议。   现场办公会上,园区管委会简要汇报了近期工作进展,并就东部新城发展规划、教育医疗、交通出行、金融机构、安置工作、体制机制等需提请解决的事项作了详细汇报。参会单位围绕相关事项部署推进情况作...

园区“四送一服”政银企对接会圆满召开

园区“四送一服”政银企对接会圆满召开

  为畅通政银企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工资难题,园区“四送一服”工作小组对接相关金融机构,8月26日下午在东部新城大厦举办数字产业园信用圈工作推进会。   本次活动由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办,中国人民银行宣城中心支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宣城分行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钟良胜、中国人民银行宣城中心支行行长王东、浦发银行宣城分行行长施琦以及其他相关科室负责人。...

园区发展史

园区发展史

  6月,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皖东南物流园区规划》编制工作,一期选址在宣州区双桥街道、沈村镇。   9月,时任宣城市政府市长虞爱华在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上要求“加快建设物流园区,把双桥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掀起了园区招商高潮,百汇、农批、冷链物流、联邦物流等一批专业市场和物流平台项目相继落地。   1月,园区首个专业市场项目宣...

城市产业地理周报(第9期):浙江着力布局未来网络、元宇宙等“9+6”重要未来产业

城市产业地理周报(第9期):浙江着力布局未来网络、元宇宙等“9+6”重要未来产业

  二、经开区(高新区)产业招引动态   杭州高新区(滨江)挂牌建设“中国数谷”   浙江着力布局“9+6”重要未来产业   开封推出酸辣粉产业引导基金,各类特色产业引导基金崛起   1. 杭州携手吉利构建世界一流汽车产业集群   2月1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与吉利控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

姐妹们宣城市2022年巾帼网络专场招聘会(头部期)“职”为你来!

姐妹们宣城市2022年巾帼网络专场招聘会(头部期)“职”为你来!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2022年春风行动。此次行动以“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线日期间持续开展,集中为返乡返岗农民工、因疫情滞留的务工人员和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等重点帮扶对象,以及有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实现“留岗有关怀、就业有帮扶、用工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