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河套合作区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新城?

admin9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3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刘黎霞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耳熟能详的《东方之珠》,曾是深港一河相连的记忆,如今则是一方科创热土的见证。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重要引擎,一座世界级科技创新新城在这里正冉冉升起。

  2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来到深圳市国家级战略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寻这里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深港协同创新,资金等要素过境历来是难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随着近期首笔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也探索出一套资金跨境便利流动的“河套模式”。

  “河套模式”助力初创企业灵活融资

  在深港协同创新中心40多层的大楼,俯瞰“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眼前的深圳园区塔吊林立、施工繁忙,口岸对面生态保护基地红树林与绿色河塘连片,一片翠绿静谧的田园景象。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仅3.89平方公里,由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占地1.67平方公里)和福田保税区片区(占地1.35平方公里)组成。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地方也可以有大作为,小空间孕育着大未来。

  因为承载了区位、制度、空间载体独特等优势,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日趋活跃,现有5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共2.6万平方米,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

  灵活的政策制度,助力了创业企业在河套合作区的起步。

  2015年成立、2018年落户河套深圳园区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的科创公司。落户后,香港创业青年何耀威利用香港的研发实力和深圳的产业配套顺利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头部批产品进入市场后实现了“开门红”。

  “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社会融资,政府灵活信贷政策给我们提供很大便利,今年2月份,我们通过‘内保外贷’,把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从香港的银行获得贷款,从境外引进资金,利息成本比较低,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我们对未来也非常有信心。”何耀威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据悉,这也是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融资额度200万元,可依需分批使用。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这种香港实验、深圳研发、珠三角生产、销往全国的模式,在河套合作区并不少见,如今有了知识产权融资,将助力初创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探索出一套资金跨境便利流动的“河套模式”。

  如今,深港两地协同更加便利。2月6日,深港全面“通关”,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正式恢复小车通行,创业者来往深港更加便利。“公司创业团队有不少员工都来自香港,全面通关之后,工作方面的时间更好把控、更加方便!”何耀威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从蕞开始的3个人,到如今发展成一个400多人的团队,我们在河套见证与助力深圳数字经济的发展。”站在40多层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办公室主任陈志鸿向媒体记者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是注册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的一所面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及前沿科技的国际化创新型研究机构。该研究院目前为深圳数据交易所开发的相关技术框架和规范,成为后者的交易底座。

  “要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进来,源源不断的企业能够发展起来。”陈志鸿表示,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引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力量,共同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相关的技术和产业。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高端科创资源正在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春以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批量引入落地院士领衔项目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11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

  在本批落地的单位中不乏行业内龙头企业,也有不少领域的新锐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更有港资企业落地,在深港两地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新一批港资企业落地,将发展扩大本地产业集群,为河套合作区注入鲜活的协同发展强动能。

  除此之外,目前河套合作区已经落地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50多个,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院士专家和高端科研人才,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等科创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重大项目开工有助于科研资源的集聚发展。

  据悉,今年新春以来,河套开发区集中开工的项目分别为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河套EDA创新中心和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总投资达29亿元,将提供15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研空间,未来三年预计新增30万平方米科研空间。

  这其中,省级重大科研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将建设量子科研基础设施及相关实验室,支持打造引领前沿尖端量子科学基础研究的国际一流学术平台,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由原产业园改造后将分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两大重大科技平台,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和河套EDA创新中心,将聚焦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引进布局知名科研机构及企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科研资源集聚发展。

  厚植科创沃土,凝聚科创人才,河套合作区入驻机构也结出累累硕果。

  时值国际量子研究院建院5周年之际,深圳量子院推出5周年成果汇总,并联合Frontiers of physics发布建院5周年专刊系列文章,为我国量子科技发展贡献宝贵实践经验,助推我国量子事业高质量发展。成立5年来,深圳量子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量子科技领域的重大任务,获批各类竞争性研究项目160余项。截至目前,已经吸引了全球超过360人的人才队伍。

  河套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正“卯”足干劲持续发力,不断集聚新动能,引来新资源入局多领域持续迭代,加速尖端技术落地“冲”向新未来,努力打通科研全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产业新高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G60科创走廊宣城(上海)科创中心落户松江br

G60科创走廊宣城(上海)科创中心落户松江br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创新“再扩容”。今天上午,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员城市安徽省宣城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共同推动下,G60科创走廊宣城(上海)科创中心、人才大厦项目落户临港松江,该项目将依托上海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发挥宣城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联系紧密优势,进一步加速内循环、深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融合。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宣城(上海)科创中心位于...

YPE htmlhtmlheadtitle data-vue-meta=true合肥启迪科技城加速推动宣城科创合作 完善科创走廊布局 - 哔哩哔哩

YPE htmlhtmlheadtitle data-vue-meta=true合肥启迪科技城加速推动宣城科创合作 完善科创走廊布局 - 哔哩哔哩

  加强安徽科创网络布局,完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是启迪控股南方总部的重要战略使命。3月4日,启迪控股南方总部科创运营中心主任、启迪之星副总经理郑庆伟、启迪新基建战略合作部副总监高朕一行赴安徽宣城,与宣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科创服务中心主任李德明、宛陵科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平梓就科创园区运营管理、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郑庆伟介绍了启迪控股在...

YPEhtmlhtmlheadtitledata-vue-meta=true合肥启迪科技城加速推动宣城科创合作完善科创走廊布局-哔哩哔哩

YPEhtmlhtmlheadtitledata-vue-meta=true合肥启迪科技城加速推动宣城科创合作完善科创走廊布局-哔哩哔哩

  合肥启迪科技城加速推动宣城科创合作 完善科创走廊布局   加强安徽科创网络布局,完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是启迪控股南方总部的重要战略使命。3月4日,启迪控股南方总部科创运营中心主任、启迪之星副总经理郑庆伟、启迪新基建战略合作部副总监高朕一行赴安徽宣城,与宣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科创服务中心主任李德明、宛陵科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平梓就科创园区运营管理、新基建产...

typecontent

typecontent

  常州北部,一座新城正加速崛起——常州高铁新城,从一张白纸着墨,56平方公里“一年打好基础、三年基本成型、五年展现风貌”的精彩蝶变扑面而来。位于核心区的新龙湖,如一块碧玉镶嵌新城。以水为媒,一座未来之城,破土、萌芽、生长,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以湖聚产、以湖兴业、向绿而行,今起,常州高铁新城将推出“湖城一体 三生融合”系列报道,以湖观城,解读“产城人”融合高质量发...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城科创基地揭牌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城科创基地揭牌

  近日,安徽双创汇·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人才安徽行·百名博士走进宣城活动在广德开幕。   开幕式上,中科技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城科创基地正式揭牌。据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建设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好中科大先研院宣城科创基地,将推动中国科大科技成果在宣落地转化,助力...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G60科创走廊始于上海松江区,是指沿G60高速公路沿线的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即“产城融合”)的科技走廊,未来开通沪苏湖合高铁后,沿线将联结上海、嘉兴、杭州 、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km2,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引擎”。   材料二:左图为G60科...

九城市政协共商G60科创走廊 更高质量发展第七次活动暨委员企业联盟论坛筹备工作会议召开

九城市政协共商G60科创走廊 更高质量发展第七次活动暨委员企业联盟论坛筹备工作会议召开

  3月1日下午,九城市政协共商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第七次活动暨委员企业联盟论坛筹备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协党组书记、张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秘书长吴爱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唐佑文,市政协秘书长孙广东出席会议。   会上,通报了活动前期筹备工作情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就进一步做好筹备工作进行了讨论。   张平指出,九城市政协共商G...

人民网:宣城从“融入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

人民网:宣城从“融入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

  地处皖东南,与苏、浙同时接壤,宣城承载着安徽向东看的殷切期望。   从“目标向东看、步子向东迈”到“向沪苏浙对齐,在全省争先”,再到“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宣城东向发展的口号一以贯之。然而,“融入长三角”和“我的长三角”之间,是一道深深的鸿沟。   6月1日,上海松江举行的G60科创走廊头部次联席会议上,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