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升有力支援實體經濟回穩向好
“2023年10月以來,人民幣貸款新增19.0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1.9萬億元;滬深北交易所共有118家企業發行上市,融資808億元;企業和政府債券新增融資12.4萬億元……”2024年11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受國務院委託作關於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中披露了前述數據。
業內專家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這顯示出融資總量合理充裕。整體來看,金融支援總量穩、結構優,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也更穩更實。
綜合運用降準降息等傳統總量工具和買賣國債、買斷式逆回購等新設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優化信貸結構,支援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支援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蕞低首付比例,促進房地産市場回穩……過去一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注重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支援經濟和物價水準運作在合理區間,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其中,“五篇大文章”指向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關鍵領域,事關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未來,得到了更多金融資源的支援。
潘功勝在本次報告中披露的數據和列舉的諸多政策正是有力證明。科技金融方面,2023年10月以來,新上市企業中戰略新興行業企業佔比92%,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發行5650億元,科創票據發行5258億元;綠色金融方面,出臺強化金融支援綠色低碳發展、美麗中國建設相關政策文件,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援工具,2023年10月以來累計發行綠色債券6254億元;普惠金融方面,落實落細金融支援民營經濟舉措,對普惠小微貸款認定標準放寬到單戶授信2000萬元,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養老金融方面,有序推進特定養老儲蓄、養老理財、商業養老金等業務試點發展,延長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實施期限;數字金融方面,加快推動金融機構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
“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信貸結構也相應增減調整。房地産、地方融資平臺等傳統領域信貸需求整體收縮,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新動能加快形成,雖然短期內難以補足信貸增長的缺口,但也在加快補上。”有機構人士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一些機構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發力“五篇大文章”的受益者。前不久,在世界製造業大會上,蕪湖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攜帶TD550共軸無人直升機等産品亮相。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金融資金的有力支援,“無人機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現已順利完成30%的建設進度,並陸續投入使用。珠海某醫療器械公司在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政策支援下,迅速升級了3000萬元産值廠房,並引入新設備以解決産能受限問題,為後續銷售端開拓市場、增強市場競爭力奠定良好基礎。
上述案例絕非孤例,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貸款增長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縮影。根據《金融時報》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的數據,截至10月末,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為3.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為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此外,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為33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資金空轉”等治理不斷規範 “擠水分”後金融支援更實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前述成績是在有效融資需求偏弱、金融數據“擠水分”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等多重挑戰因素下實現的。
“應該看到,當前我國的社會融資規模、M2餘額已分別突破390萬億元、300萬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也超過了250萬億元,存量金融資源都處於高位,要保持新增量高速增長難度越來越大。”有業內人士表示,尤其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繼續要求作為社會融資規模主要組成部分的貸款總量高速增長並不現實,一味求量反而可能加劇資金空轉等各種虛增問題。規模情結影響下,企業行為出現變異、脫離主業搞金融的情況較為突出。
回顧過去一年,中國人民銀行也一直在積極推進治理手工補息和資金空轉等問題。
有業內人士給記者舉了幾個簡單的例子——整治手工補息後,有更多企業將閒置存款用於支付上下游企業貨款,盤活存量資金。某大型企業在銀行的協定存款下降了40億元,用於支付上下游企業貨款……
“這些例子顯示,企業以存款償還貸款,會導致存款、貸款同時減少,反映到統計數據上,就表現為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信貸等同步減少。”該業內人士説,除了企業減少了利息收入,銀行減少了利息支出,實體經濟生産經營活動沒有受到實質影響。而且,大型企業佔用上下游中小企業資金來存入銀行的行為減少後,回收資金的中小企業不需要再找銀行貸款或償還了原有銀行貸款,雖然存貸款等金融數據出現相應減少,但整個鏈條所涉企業相互之間的客戶關係更為穩固了,實際上更符合上下游企業的訴求。
此外,2024年一季度,國家統計局對金融業增加值的季度核算方式進行了優化調整。核算方法優化調整後,衝高存貸款的壓力明顯減少,過去虛增和不規範的存款在提取、貸款在償還、票據在出售,勢必帶來貨幣供應量、貸款總量的同步減少,類似撇去水面的浮沫;但長期來看,這也意味著貨幣信貸總量和金融業增加值數據的增長將更實,資金迴圈週轉的效率將更高,有利於以金融的高品質發展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以“五篇大文章”為著力點 不斷優化資金供給結構
從前文不難看出,在貨幣政策特別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下,金融資源正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圍繞下一步工作,潘功勝提出,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著力點,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
科技金融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被視為重中之重。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建議,通過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有效落實好存續的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使用進程,加快形成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和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他建議。
報告中提到,要壯大耐心資本,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生命週期階段的融資需求。這也是近一段時間來外界所關注的。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提出,在“支援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要發揮耐心資本作用。其中,他特別提到,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政府這只“有形的手”應發揮重要作用,引導各類資本摒棄急功近利、快進快出、掙快錢的浮躁心態,堅持做長期投資、戰略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
田軒還提到了考核機制的作用。在他看來,要改變以年度為單位的考核機制,根據投資全週期進行績效評估;避免單個項目考核,而是實行項目“打包”考核,更好適應創業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更好激活政府引導基金參與創投的效能。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則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要完善和創新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如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産等特點,探索以人才、技術、業務模式和市場前景等作為評價要素,以商標權、專利權作為質押物,加快引入外部增信措施,讓不符合傳統授信標準的企業輕鬆獲得融資。
圍繞養老金融等領域,董希淼建議,應推動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加強聯動,探索構建客戶養老金融“全景視圖”,推出更多養老儲蓄、理財、基金、保險等産品,兼顧穩健性和收益性,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實施。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國家賬本的民生含量不斷增加 七成以上財政支出用在這裡
截至11月底對“推薦清單”經營主體新增授信2.2萬億元
中國人的飯碗有多牢?今年全年糧食收購量或達8400億斤
國家醫保局:各地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範圍均擴至近親屬
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範圍 利好低空經濟等産業
哈爾濱雙層觀光巴士亮相 賦能冬季旅遊新活力
A股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提速 年內已披露1814起
12月份企業密集遞表港交所 A股公司赴港上市進程加快
線上值機遭遇大比例鎖座?旅客體驗和航司效益如何平衡
“長貸短還”成為賣車者的話術 銀行車貸或做虧本買賣
電動智慧化浪潮衝擊下 合併能否讓本田與日産走出困境?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來了
央行:2024年3季度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産489.15萬億元
市場監管總局: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企業總量突破450萬家
財政部:2025年要提高財政赤字率 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
國務院國資委定調央企2025年五大重點工作
交通運輸部:農村市場成為郵政快遞業新增長極
國家統計局:我國糧食産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
蛇年紀念幣鈔預約火爆 額度有限買家“一幣難求”
邁上新臺階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用創新實現突圍
走下神壇?AI玩具領域受到消費者追捧 爆款頻現
銀行業譜寫2024年鄉村振興新篇章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