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多方发力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度
去年以来,宁国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聚焦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家企业进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23家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发展到10家、9家、115家,认定数量均居宣城首位。聚力集链成群,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产业从集聚向集群升级,连续6年跻身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连续2年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
聚焦区域协同,全面强化与沪苏浙等高对接、深度合作。交通能源深度互联,宣绩高铁开通运营,宁安高速建成通车,G329等一批国省干道拓宽改造,对接沪苏浙的快速通道加快形成。苏皖两省能源合作示范工程——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产业协作持续互促,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一批沪苏浙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长三角地区项目占招引总数达75%。营商环境共享互惠,不断探索与杭州、湖州等地“跨省通办”,健全完善政商恳谈、“两统筹一次查”等惠企机制。连续五年获评“浙商蕞佳投资城市”,首评首获“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
聚焦绿色发展,大力引导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2024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绿色工厂分别发展到7家、19家,均位列宣城头部。加速资源效益转化,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深度挖掘上海“小三线”、千年龙窑、黄浦江源等特色资源,高水平举办“畲族三月三”非遗周、“皖美山水”骑行赛等文体活动,“皖南川藏线年度长三角美好旅游目的地。(徐文宣)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