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首页市供销社政策法规部门文件
726324733/201104-14692
关于印发《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4-21 00:00
关于印发《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描绘了我市今后五年示范区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我市加快示范区建设,实现科学承接、全面转型的行动纲领。各地、各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增强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级政府要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规划》实施的衔接与协调,为全面实现《规划》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4月19日印发
宣城市地处皖江城市带的东部,为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是我省东向发展的重点地区,在我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市包括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宁国市,面积12323平方公里,人口276万。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区位、交通、产业基础、配套条件较好的市县,优化产业分工布局,探索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通过科学承接,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带动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规划范围为全市五县一市一区,规划期为2011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通过近三十年来的高速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已经表现出较强的外溢性。设立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既是长三角区域内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我国区域经济格局趋优调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是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长三角地区目前面临着土地、人力、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制约,产业结构亟须升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经济腹地的支撑。在宣城市建立产业转移示范区,共建区域经济板块,有利于毗邻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有效地解决产业同构和内耗问题,进一步提升原创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是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为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先行经验。宣城市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门户,长三角地区西进的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极具潜力的产业基础,依托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设立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既是安徽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示范区建设,为中西部地区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先行经验。
三是有利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带动皖南山区经济全面发展。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区的结合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通过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我省根据地域分异规律,以人为本,优化空间开发秩序,探索山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我省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制度,信息技术革命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内容和方式,不断调整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同样,这些变化也彻底地改变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特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背景、条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衰落产业、弱势产业的转移。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调整和我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国内外产业转移均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将对国内外产业转移产生深远的影响。
1、亚太地区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从国际范围来看,亚太地区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理想投资场所。而我国由于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巨大市场的吸引力,国际产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等途径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世界各大经济实体、全球500强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中国。长三角是产业吸纳的重点地区,我国每年约一半的外资流入这一地区,同时,长三角也正在成为世界性的总部经济地区。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也明显加速,2003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吸纳和承接的外商直接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并出现许多突破性进展:合同外资金额大幅上升,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始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
从国内范围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依靠政策、区位与劳动力的相对优势,承接了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大规模转移而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历经十多年的成长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已经趋于成熟,受资源、劳动成本和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产业开始逐步向其省内发展中地区和国内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
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上海因世博,2010年前就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退出上海。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受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要素成本的影响,从20世纪末,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部分产业开始进行梯度转移,如广东的建材业、苏南的服装加工等。目前,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制鞋等产业转移较为迫切,电子信息、家电等也在开始寻求出路。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如竹木加工、家具制造、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旅游开发、药材种植及加工等行业。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产业转移大部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其中长三角地区是安徽省承接产业、资本转移的主要来源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从转移的条件看,安徽是蕞充分、蕞便捷、效益蕞高,也是蕞有前景的地方。
3、国际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产业转移
由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形成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出口导向型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否对于由劳动分工形成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还难以判断,但至少会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产业转移进程。近一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相当一部分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型企业面临重重困难,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非市场化因素逐渐市场化,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和国民待遇的实施,国际比较优势不再具备,面临着产业转移或升级换代的抉择。
目前,与宣城市毗邻的长三角地区主导产品大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主要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等。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宣城市要成为我省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实现在中部崛起的先行区的要求,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东向发展战略,积极探索融入苏浙沪、接轨长三角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抢抓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快推进交通、体制、政策、产业、市场、要素等方面的接轨与融合,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十一五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1544亿元,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近百个,引进资金的70%以上来自于苏浙沪地区,投资项目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机电、建材、制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发区建设明显加快。围绕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基地,全市13个开发区(含9个筹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承载功能日趋完善。宣城开发区百日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征地拆迁全力推进,园区面积不断扩大,落户企业迅速增加;宣州开发区东区基本建成,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宁国、广德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规模迅速扩张,主导产业逐步形成;郎溪、泾县、绩溪、旌德等筹建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与发展也在不断加快。承接产业规模呈递增趋势。全市产业转移项目大部分均落户于省级开发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广德广信农化光气生产基地、郎溪箱包产业集群、宁国机电产业集群等。承接产业的层次有所提高。部分承接转移的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如:安徽森泰集团研发的装点奥运鸟巢的环保地扳、安徽锦洋氟化铝采用国内蕞先进工艺生产的干法氟化铝、安徽先求药业生产的新型治疗糖尿病药品格列奇特缓释片等。
宣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承接产业结构问题。外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农业投资偏低,服务业投资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尤其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二是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导致产业空间布局缺乏统筹协调,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加剧了产业同构,企业之间不能形成上下游关系,导致行业整体效益偏低。三是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金融创新不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四是承接载体建设相对滞后。开发区规划缺乏前瞻性,重要功能区、专业园区的控制性规划和供电、给排水、环保等重大专项规划缺失。落户项目的层次不高,区内产业布局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交、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当前,宣城市要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在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着力增强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互动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这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宣城市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区域发展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宣城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随着试验区建设的快速推进,试验区扩散效应将急剧增强,这将有利于宣城市推动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近几年以来,国家加大交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有利于宣城市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承接沿海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同时推动汽车零部件、水泥、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电机、箱包、卫生洁具、家具、竹制品加工、碳酸钙、玻纤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工业投入大幅增加,一批项目建成投产。861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水泥建材、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与长三角地区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0亿元,远远超过十一五目标1000亿元。工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700多个工业项目列入省861行动计划和百千工程投资导向计划;宣城司尔特一期、海螺一期、国投电厂一期、广德水泥基地、宁国中鼎扩建、飞达工业园、郎溪锦富箱包城等大项目建成投产;宁国中鼎成功重组飞彩股份,实现借壳上市;江南化工、司尔特等成功上市。
二是产业集聚加快,优势产业快速扩张。汽车零部件、水泥、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电机、箱包、卫生洁具、家具、竹制品加工、家禽产业、碳酸钙、玻纤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在骨干企业的带动下,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建材原材料、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品牌战略扎实推进,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数居全省前列。
宣城市是长三角地区西进的桥头堡,是实现东中西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纽带。经过多年建设,宣城市即将进入南京1小时、杭州2小时、上海3小时的城市圈,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宣城市与长三角地缘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约有365公里与江苏、浙江接壤。区域面积大,可供开发的土地多,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
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达50余种,特别是石灰石等非金属矿资源储量大。
宣城市拥有大量自然与文化景观,是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长三角地区风光旖旎的后花园,旅游业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
依托政府有效引导,推动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通过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区域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根据宣城市各地区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抓住国家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历史机遇,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发展环境。通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主导产业结构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式发展;依托主要工业园区和交通干线,通过组团式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经济增长极核和产业带,迅速提升城镇化水平;以提高就业水平为总体目标,逐步改变劳务输出发展模式,实现移民就业和移业就民的有机结合;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倡导绿色承接,把宣城建设成为带动皖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示范区。
宣城市地处我国长江中游潜在经济增长区的皖江经济带,要按照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实施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取向上,要更加突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发展模式上,要更加突出通过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来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发展理念上,要更加突出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理念来指导发展;在发展目标上,要更加突出民生和社会和谐。
苏浙交汇区域的宜业宜游宜居中心城市。依托宣城经济开发区和宣州经济开发区,设立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区,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强市与富民、跨越发展与和谐发展五个并重,坚持市区目标、利益、工作、责任四个一体化,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集聚,迅速扩大经济规模,把宣城逐步建设成为皖苏浙交汇区域宜业宜游宜居的中心城市,新兴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基地。
苏浙皖边界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区。发挥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和宁国市的边界区位优势,依托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和利益协调,加快要素集聚,形成若干经济增长极和产业带,打造苏浙皖边界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区,发挥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增强内在竞争力。
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以传统支柱行业为重点,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式发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配套产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成为苏浙皖边界集综合交通、区域性现代物流和东部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枢纽。
皖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统筹考虑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保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全面实施综合治理。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优先,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淘汰或迁移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树立生态资源也是国民财富的正确观念,通过承接资本转移,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文化传承产业、生态农业和人居产业等,把宣城市建设成为皖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科学统筹。从产业技术层次上来说,坚持长期以中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从空间布局来说,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统筹规划,积极实行多元化区域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树立主体功能的理念,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在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地和流域开发区实施移民就业的发展策略;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以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施移业就民的区域发展策略。
绿色承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要在尽可能不改变或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使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分布与自然相适应,不仅要遵循经济效率的原则,也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
集约开发。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和空间开发秩序,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或城镇集中,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新模式,促进承接载体的土地节约集约使用。
通过有关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导向,促进产业转移与地区经济统筹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整体进步。
创新分工观念。从技术、产业、环境多个角度设立产业进入标准,有选择地吸收产业,以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一是鼓励具有先进技术的外资流入,直接改善本地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技术溢出的实现。二是重点移入和壮大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科技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三是严格禁止承接那些严重污染环境而又无有效治理措施的项目、工艺和设备,鼓励外来企业向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农业开发等领域发展,以保证承接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壮大主导产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宣城市在诸多领域形成了自身的主导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要紧紧围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实行差别化承接政策。通过给予特别的土地、信贷、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政策支持,鼓励主导产业项目及其相关项目的进入,限制非主导产业,尤其是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排放高、产品档次低的一般性产业和产品的进入。
培育新兴产业。结合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点的突破。以新兴服务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传统服务业为基础,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推进货运枢纽中心和物流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工商企业的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分离企业物流职能,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中心。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到2015年,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明显提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
基本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实现集群,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把宣城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全球蕞大的耐磨材料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基地。
空间开发布局基本形成。城镇功能基本完善,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镇规模效益显现,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产业空间布局和开发秩序进一步优化,各工业园区和主要工业集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通过绿色承接,循环经济在各领域全面展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机制基本完善,流域治理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表: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规划指标
根据宣城市地域分异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形成宣城市经济发展功能分区。
根据《宣城市城镇体系规划》,充分衔接各市县城镇总体规划和各工业园区规划,以市县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将全市划分为三大片区,形成一核二区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指市本级的宣城市综合发展功能区,二区为宁郎广现代工业功能区、泾旌绩生态旅游休闲功能区。
指宣城市本级的宣州区,包括宣城市经济开发区和宣州经济开发区,是宣城市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围绕加快宣城市区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皖东南生态型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土地面积2621km2,2010年人口85万人。
优化空间开发。采取节点+走廊的开发模式,加快城市中心、次中心、重点乡镇承接产业平台建设,优化和完善道路路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增强生态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注重产业升级。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效率、精加工和高端产品转变。将招商引资的部分项目和开发区内的部分产业向周边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引导和转移。
构建城镇体系。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在全市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区域内中心城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次中心城镇,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有效承接资金、技术、产业和人口转移。
扩大对外开放。切实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内资质量,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主动承接高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转移。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竞争能力,使其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本区包括宁国市、郎溪县和广德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经过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若干支柱产业,为全市经济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是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土地面积5658km2,2010年人口123万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既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也要承接生态保护区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未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注重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合理引导产业布局,进一步壮大区域内中心城镇的经济规模,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通过城镇化吸纳和集聚更多人口。通过发展城镇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创造条件,积极吸纳区域内和区域外农村人口转移,力争形成若干工业集中区。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和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
创建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实现高起点的城镇规划与建设,尤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好耕地、水面、林地、湿地等绿色空间,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创造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口积聚和经济积聚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本区包括泾县、旌德县和绩溪县,是我省典型的山区县。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发展的方针,严格禁止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发展,发展旅游休闲业和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文化传承功能,逐步建成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土地面积4044km2,2010年人口68万人。
调整发展思路。统筹考虑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保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全面实施综合治理。
合理分流人口。促进少数城镇适度发展,引导人口向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度集中。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实施生态移民,鼓励和引导这些地区的超载人口向其他区域有序转移,逐步从根本上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逐步健全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活条件。
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和错位竞争、差别化发展的原则,大胆创新开发区建设、管理体制,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专业园区,围绕重点产业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依托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和宁国市的省级开发区和主要工业集中区,形成宣郎广宁组团,土地面积占全市的67%,人口占75%,GDP占81%,成为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宣城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8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以上,力争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培育汽车零部件、LED、卫浴洁具、铝型材等产业集群。
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
宣州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6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特种设备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郎溪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53平方公里。形成以县经济开发区、十字、新发、涛城、梅渚工业园区组成的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重点打造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箱包产业集群和轻纺工业园。
广德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7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新型建材、机械电子产业集群,建设光气产业园。
宁国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5.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力争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汽车橡胶密封件、电子元器件、耐磨材料产业集群、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业。
宣州狸桥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7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碳酸钙及其下游产品加工、新型化工、机械制造配套、服装加工等产业。
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精密铸造、食品加工等产业。
广德新杭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金属深加工、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3.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电子、节能环保等产业。
依托泾县、旌德县和绩溪县的省级开发区和主要工业集中区,形成泾旌绩组团,土地面积占全市的33%,人口占25%,GDP占19%,成为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二组团。
泾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电机产业集群,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宣纸衍生产品。
旌德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药用胶囊、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
绩溪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3.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13平方公里。重点打造链条、不锈钢产业集群,发展茧丝绸、生态农业、旅游文化产业。
泾县云岭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6.19平方公里,建成面积扩大到2.0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碳酸钙、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
依托重点地区和主要交通干线促进产业的集聚,形成点轴开发。
以东西向318国道、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和南北向的宣港路、在建宣狸路、在建宁宣杭高速、宣宁路和皖赣铁路为依托,按照点轴开发模式,形成一横两纵经济发展主轴。
文昌宣州十字广德祠山岗经济增长轴。依托318国道、合杭高速和宣杭铁路,构建横向经济增长主轴。促进新兴产业和新建企业在该产业带布点,大力培养高技术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升级。同时规划建设若干物流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壮大家禽养殖、蔬菜、苗木花卉等效益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规模。
狸桥宣州宁国千秋关经济增长轴。依托皖赣铁路,形成西部纵向经济增长主轴。充分发挥省级开发区和狸桥、孙埠、水东、向阳、港口、梅林、狮桥、中溪等重点工业城镇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水泥建材、电子电器、耐磨材料、农用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全市蕞重要的工业带,进一步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依托毗邻长三角的水阳、狸桥、新发、梅渚、新杭、东亭等边界乡镇和郎溪开发区,形成沿边产业发展带。加快边贸市场建设,促进与长三角地区的商品流通和经贸往来。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水泥、水运、非金属矿深加工、竹制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促进与长三角在产业上的对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带。
加强广德-宣城-泾县-旌德-绩溪区域内的南漪湖、鳄鱼湖、敬亭山、太极洞、卢湖竹海、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事变激战地、桃花潭、旌德江村、绩溪胡适故居、胡氏宗祠、障山大峡谷等景点建设,着力改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打响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建成连接长三角与两山一湖地区的黄金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生态观光农业、文房四宝、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等相关产业,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带,带动全市旅游经济大发展。
通过区位熵、行业比重、需求收入弹性等定性指标分析,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是:机电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医药化工业、轻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根据宣城市支柱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内部结构,提高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互补性,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以引资、引智为核心,以产业链构建为抓手,以特色园区和各类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为载体,实施工业5+3工程和千亿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
实施工业5+3工程和千亿产业计划,即提升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末,八大产业销售收入全部达到百亿级以上规模,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1、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中鼎、洲际涌动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发挥地缘优势,围绕上海、南京、芜湖等地的整车企业,引进长三角地区零部件企业,依托宣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和宁国开发区等,建设集生产、销售、储运和研发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加强与国内外整车和零部件巨头的合作联动,围绕为整车企业提供零部件配套、参与整车同步设计两大基本战略,大力发展发动机、无级变速器、汽车电子、纯电动助力(EPS)转向器、独立悬挂系统、高强度铝镁合金件等关键零部件,实现汽配产品由外围件、配套件向核心件、主机件延伸。做强中鼎、鑫鸿、亚新科等企业集团,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专业化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2、机械电子: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机械基础件、工程机械、机电装备、电子元器件等,培育电机、工业链条、泵阀、电子元器件、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发挥机械工业传统优势,推进机械制造向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以皖南电机、莱恩电泵、聚隆机械、黄山恒久链、泰科铁塔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增强研发能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电机、核安全三级泵、高工位异形链等高附加值产品;以飞达实业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片式元器件、机车电容器、高压电容器和汽车电子应用产品的开发。以郎溪压力容器产业园区为重点,打造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产业集群。
3、医药化工: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依托同济堂、黄山胶囊、新和成、双津塑业等重点企业,加快新型化学药品制剂、现代中药、药用胶囊、药品包装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依托广信农化、江南化工、司尔特等重点企业,实施5万吨光气下游系列产品、15万吨颗粒磷酸一铵等项目,发展生态型化工和资源型化工,开发光气及下游精细化工、化肥农药、环保型颜料涂料等化工产品。建设宣州生态型精细化工园、广德光气产业园。
4、新型建材: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依托生信铝业、徽铝铝业、广德金鹏等重点企业,发展新型铝材、PVC型材、木塑复合型材等产品;综合利用煤矸石、磷石膏等工业废渣,发展环保、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利用石英矿资源,发展代铂坩锅特种玻纤和下游产品。水泥。扩大水泥生产能力,提高水泥产量比重,延伸发展新型水泥制品。实施宣城海螺二期工程,推进大型水泥企业余热发电项目建设。金属耐磨材料。做强凤形耐磨、东方碾磨等龙头企业,加快行业整体技术升级,推进要素资源优化整合,发展高铬等高端耐磨产品。打造全国蕞大的耐磨材料生产基地。非金属矿深加工。合理有序、高效开发碳酸钙、膨润土、石煤等非金属矿资源。打造泾县云岭、宣州狸桥轻重钙深加工产业集群。
5、农副产品深加工: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家禽、粮油、特种养殖、竹木制品、中药材、茶叶、烟叶、林特山珍、茧丝绸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以扩量为导向,实施农业全产业链经营。通过构建加工型企业和农产品基地联盟、加工型企业和销售型企业联盟、加工型企业之间的代工联盟,整合优势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上游种养业延伸,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保障产品安全和优质原料有效供给;加快饲料企业向下游养殖业延伸,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终端产品差异性。以提质为导向,推进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壮大和威集团、五星食品、太阳禽业、华卫集团、立大公司、詹氏食品、绩溪丝业等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
6、新材料: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稀土耐磨材料、非金属及合金高温耐火材料、新型建材、超细及纳米碳酸钙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打造全省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高性能复合高温耐火材料、工业铝型材、非金属复合新型建材、纳米碳酸钙产品研发,延伸新材料产业和产品链。
7、节能环保: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绿色照明、节能装备和环保装备。加快宣城开发区LED产业园建设,培育和引进LED外延片及芯片生产企业,做大做强LED封装及终端产品,加快形成LED上下游产业体系。支持源光亚明等节能灯具企业、博瑞特公司等节能装备企业做大做强。
8、现代装备制造: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核电设备、节能环保、医疗器械、关键基础件等领域。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传统装备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加快实现核二核三级电泵、核级电机、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化。建成宁国医疗器械工业园,打造全省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把宣城建设成为长三角休闲观光旅游后花园和皖东南区域物流中心。
建设环状旅游经济圈,加快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整合旅游资源,打响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城市名片和文化、生态、红色三大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资金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体系,围绕建设长三角休闲观光旅游后花园,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切实增强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的带动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重要旅游景区和长三角之间快速通道连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强化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景区环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便捷、经济旅游网络系统。
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重点建设一山一街两湖(敬亭山、文房四宝一条街、扬子鳄湖和南漪湖),完善绩溪龙川胡氏宗祠、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宣州敬亭山和扬子鳄湖、泾县查济古村落等建设,开发建设绩溪嶂山大峡谷、郎溪石佛山、旌德祥云、宁国青龙湾、泾县蔡村竹海、广德卢湖等。
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毗邻苏浙沪的区位优势,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的同时,努力做好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多样化。以休闲、度假、体验旅游为发展重点,积极开发节庆旅游、会议商务旅游、自驾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产品等,形成新的旅游产品群,进而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市场结构。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挖掘景区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加快招商引资,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包括个体、私营、外商独资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通过资本、管理、技术合作等形式,兴办旅游实体,投资开发旅游项目。积极探索将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按照市场主导的原则,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形式,引导、鼓励有实力、市场前景看好的旅游企业向融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发展方向迈进。
实施区域一体化开发战略,提升旅游经济整体实力。加强与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推进与长三角旅游区一体化建设。
依托宣城市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按照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积极促进各种物流功能、物流资源、物流要素系统的整合,培育和发展大型骨干和龙头物流企业集团,加快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和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皖东南区域物流中心。
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一是整合市内现有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运输骨干。二是引进长三角知名物流企业。通过知名物流企业在长三角及全国的物流网络,引进其先进的理念及第三方物流管理技术。三是改造工商企业中的物流部门。鼓励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及组织管理水平的大型工商企业,加速向现代物流领域转变,组建独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加快物流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物流政策三大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推进宣城铁路枢纽、公路网络建设,加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和本区域及中西部的交通联系。构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和物流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物流法规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加快物流发展载体建设,重点是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多层次物流节点的设施建设。构建宣州、宁国、广德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园区。
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素质是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物流企业的合作,按市场需求培养多层次的物流经营管理与技术开发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国内外物流专业人才,满足园区现代物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从事现代物流人员素质,优化物流专业人才结构。
3、文化产业。我市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要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把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重点推进中国文房四宝产业园、中国茶府、瑞雅国际文化广场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形成12个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创建610个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全国知名文化产品生产和交易基地。力争将文化产业培育成重要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左右,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同等城市前列,逐步把宣城建设成为文化产业之城。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承载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优化产业承接模式,推动区域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承接区位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为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力支撑。
交通。建设四铁四高两水等重大交通项目和市县镇快速通道,构建公铁水联运、干支线相连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域******通枢纽地位,实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铁路:加快4条高速铁路宣城段建设,完成宣杭、皖赣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力争规划立项铜陵至宣城、镇江至宣城(苏皖赣)铁路。开展宣城至泾县、宣城至宁国轻轨项目的前期工作。按照3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和1.2万平方米规模新建或扩建宣城、宁国、绩溪火车站,进一步提高铁路站场运输服务能力。公路:重点打通东向发展大动脉。到十二五末,每个县(市、区)均通高速(高等级)公路,基本形成皖东南区域高等级公路骨架网。宣城通往苏浙方向的高速公路通道由目前的1条增加到6条,与苏浙相邻干线公路实现路线同标准、路面同结构。新建一级公路里程3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城到乡镇30分钟、乡镇到建制村15分钟到达。航运:加快建设水阳江航道整治、芜申运河宣城段等重点航运项目。重点建设海棠湾、定埠、狸桥等港区,全市主要港区新增10个以上5001000吨级泊位。到十二五末,建成全市内河航道体系。
水利。建设四大体系(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体系),确保防洪减灾和供水安全。加大水阳江、青弋江、郎川河等干流和中小河流河道整治力度,继续推进圩区堤防达标建设,全面完成重点病险水库及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建设重点圩区排涝工程。突出抓好宣城市区及6个县市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全面提高城市防洪除涝能力。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4平方公里,生态修复20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城镇水源工程。
电力。建成国投宣城电厂二期工程、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力争开工建设南漪湖风电场、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做好宣城核电项目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前期工作。合理规划、建设利用电力资源,力争做到电网建设主网、配网(含农配网、城配网)协调发展,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灵活、节能强大的城市电网。十二五期间,建成500千伏广德输变电工程、宣四等6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宣城中心变等26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500千伏河沥变电站#1主变、枣园等4座220千伏变电站、宝城等2座110千伏变电站。
燃气。加强天然气规划建设,改善地区能源结构。完善各气源接收门站和调压站点建设,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等气源为辅的供气格局。加快建设川气东送天然气设施,逐步实现以川气东送为主气源、西气东输为辅助气源的格局。同时,加大城区周边供气范围,不断满足居民生活用气需求。
通信。加快建设骨干网,整合城域网,发展接入网,建成覆盖全市、安全可靠、功能完备、业务面广的宽带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建立数字宣城的支撑、应用与保障三大体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完善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文件管理平台和金融、税收、农业、科技、教育、卫生、旅游、公安、社会保障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速推进骨干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二)做实载体建设,明确承接导向
依托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
注重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相统一。以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基础,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演化方向,促进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优化产业承接模式,注重提升入园项目技术层次,适度控制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引进,建立促进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政策。注重改善入园项目主体结构,有限制地放开企业经营和兼并收购领域。注重调整现行园区产业组织结构,把发展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作为当前产业结构重组的主要内容,使之在技术水平、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上具有参与区域竞争的实力。
注重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与园区专业功能定位相统一。紧紧围绕特色型、效益型、生态型和创新型园区建设,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科学界定园区的专业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形成工业园区的个性、品牌和发展竞争力。依据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前向、后向、旁侧的产业关联性,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的成长、发展和服务,明确工业园区产业吸纳和发展的门类、结构、规模和方向。依据园区规划和相关支持保障措施,调控园区项目的移入和产业延伸,落实环保和生态措施,完善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依据产业集聚的发展规律和区域实际,加强区域同类产业和优势资源的整合,培植、发展规模优势。不断提升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切实增强工业园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而构架一个主题突出、布局合理、竞争势头强劲、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工业园区格局。
注重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与市场化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相统一。导入公司制开发管理理念,用市场精神改革园区现行政府主导模式,将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市场行为。围绕经济规模、外向度、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发展后劲、环境保护等要素,对园区实现动态管理。在园区建设中,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开发企业以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租赁和销售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设施建设、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为收入,降低政府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提高园区运行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园区公共管理和公益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机制,促进产业集聚型园区向产业服务型园区转变,逐步构筑完备的产业培育发展综合服务体系。
(三)规范土地利用,增加承接密度
围绕有效供给,探索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模式。
制定承接地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处理好保障承接产业用地和实施蕞严格土地政策的关系,规范土地供应、储备和整理,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优化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或城镇集中,调整村庄布局,搞好土地整理,加快四荒开发,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努力增加一部分土地。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推行标准化和多层厂房,清理占而未用土地,提高投入和产出强度。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新模式。通过土地一级垄断、土地交易管理、价格管理制度、法律和税收等手段,促进承接产业土地节约集约使用。
(四)加强生态保护,增强承接容量
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突出区域生态安全服务功能。重点保护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体系。继续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建设,提高生态涵养能力。加强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做好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加大水阳江、青弋江水系整治和南漪湖流域污染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工业企业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加强节能减排。对能耗高、污染大的化工、造纸、建材等重点行业实行综合整治,突出抓好水泥、原材料、耐磨材料等行业重点能耗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加强电厂脱硫设施、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管。继续推进污染减排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市、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加强固体废弃物治理,尽量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加快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实现医疗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加强中心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回收处理系统建设,逐步提高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水平,加大农村化肥、农药及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从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目标出发,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大循环经济试点,强化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粉尘治理。以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使用消费等环节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水泥、原材料、耐磨材料等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降耗,支持水泥行业实施余热发电项目,推动煤改气、燃煤锅炉改造和电机节能改造。突出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善管理在能源节约过程中的作用,抓好重点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
(五)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承接水平
重视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服务和竞争环境。紧密结合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战略产业发展的技术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科技攻关。以开放的思维,广泛依托省内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构建为己所用的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对外科技合作基地,吸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使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科研机构直接服务于企业。组织引导工业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在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非金属深加工、制药等领域,加大对促进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骨干企业的自主开发、技术攻关能力。在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环保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各类所有制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源对民营资本、国家资金、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凝聚作用,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信用担保、投资入股等方式,专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六)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承接能力
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培养工程、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工程等,不断优化提升人才结构。重点建成810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45所国家重点职高,12所标志性国家重点职高,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职教中心(重点职高)为支撑的现代职教体系,满足承接产业转移对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改变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加大高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发展特殊专业和技能培训,根据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宣城市县产业结构调整储备实用技能型人才。增加职业教育投入,重点支持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和农村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招生规模。支持设立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帮扶组织,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制定实施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能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构建现代终身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加速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普及与提高,培育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工人才,为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赢得真实而长远的优势。
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进程。
(一)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科学承接
把加快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工作作为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突破口来抓,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与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建设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明确园区产业的功能结构、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布局,并严格实施和整体调控。切实增强工业园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向关联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竞争势头强劲,且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产业群、产业园和产业链。
(二)推进区域合作,促进利益协调
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合作,做好产业、市场、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对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与其他地区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防止区域恶性竞争和同构冲撞,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发展,以能力和优势为基础,以角色的定位和转变推动与其他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协调发展,推进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基础设施对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以及马鞍山、芜湖、铜陵等皖江城市的合作,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在行业信息、项目推介、社会保障、政府服务等方面建立交流平台,促进地区间信息共享。实现跨行政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衔接和功能互补,推进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融合度,实现互动发展。
产业发展对接。推动与皖江城市带各地区在规划、项目、产业、资源等方面的联动,整合区域优势,推动跨地区、多功能、外向型企业集团共同组建,推动产业互补与合作,进而提升宣城市经济创新发展的整体能力。按照产业互补、合理分工、实现双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宣城市的资源、产业、劳动力优势,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关联产业,提高自身产业配套的水平与规模。加快形成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关联,更大程度融入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打造与长三角地区互动发展的工业品配套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开拓长三角的能源市场、工业品市场、农产品消费市场、劳务市场和旅游市场。加快与东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对接,谋划建设一批区域大市场。
(三)创新体制机制,改善承接环境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步伐,在招商引资、对外经贸、薪酬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快与长三角地区接轨,努力缩小与长三角地区在政策环境上的差距。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学习、采纳苏浙沪地区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基本政务信息全部网上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健全外来投资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管理,降低企业成本。
加大力量创办和扶持一批中介服务机构。全面提升全市的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建筑设计、咨询、金融、保险等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产业转移提供全程式、全方位、规范的专业化中介服务,促进招商引资向规范化、效益型转变。在融资服务方面,积极推动政银、政企和银企合作,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实施政策引导,发挥后发优势
加强政府对于产业转移的激励、吸纳、规划和引导作用,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发挥后发优势。
产业空间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空间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逐步建立和壮大集群体系。按照功能区划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生态型、观光型农业和旅游业,严格控制工业发展;综合发展功能区要树立大招商、大投入、大发展的思想,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引进创新能力强、财政贡献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的项目,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快提升三产,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现代新型工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型。按照工业园区功能定位集聚产业发展。根据各园区的发展定位,在集聚产业发展的同时,壮大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式发展。特色产业园和乡镇分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都要大力引进,形成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态势。
产业激励政策。按照巩固基础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制定产业激励政策,促进产业优化调整。一是基础产业。运用财政贴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带动规模企业资金运转;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基础产业技术改造;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基础产业发展机制;运用土地、税收杠杆,引导部分产业异地搬迁;按照市场规则,扶强弃弱、优胜劣汰,巩固基础产业地位。二是传统支柱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强化产业优势;启用贴息和信用杠杆,运用快速折旧、投资抵免等手段推动支柱产业发展;以潜在优势产业强化支柱产业,以支柱产业支撑潜在优势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潜在优势产业发展与支柱产业改造提升;通过企业改制兼并、引进战略伙伴、布局重大项目等多种形式,提升传统产业;加强资源整合,做强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构建行业优势;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运用税收、金融工具扶持民营企业,激发经济活力。三是优势主导产业。组织专题招商,通过大型企业嵌入长三角价值链;积极利用外资,鼓励企业上市,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大力发展延伸产业和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积极利用先进技术,着力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产业位次;综合运用调控杠杆,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四是潜在优势产业。实施资金、人才、制度等扶持政策,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强化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力;构筑公共技术服务共享平台,鼓励优势产业与其他产业梯度合作,促进优势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围绕第二产业,发展物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物流发展产业化、网络化、社会化。五是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毗邻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外包业务,积累发展经验;加强与大企业合作,引进基地型、龙头型项目,以项目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生长点;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支柱产业相结合,以产业嫁接形成新兴产业支撑点;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促进新兴产业技术研发;设立科技奖励制度,引导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
(五)建立组织保障,加快承接进程
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实行承接产业转移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对相关政策要亲自研究,对重大项目信息要亲自掌握,对具体难题破解要亲自协调,一级抓一级,确保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组织保障工作。强化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的主体责任,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实行部门领导联席会制,重点解决土地、拆迁、资金、环保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创新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健全重点项目帮扶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确定一名负责人牵头,实行项目洽谈、开工建设直至建成投产一条龙帮扶推进。
主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宣城市政府政务新媒体中心网站标识码:
地址:宣城市鳌峰中路49号邮编:242000运维电话传真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