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关于征求《宣城市软件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admin6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20

  为加快推动宣城市软件产业园建设,聚力打造省内、G60科创走廊乃至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软件产业园区,宣城经开区管委会牵头起草了《宣城市软件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相关意见可于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下班前将反馈意见建议反馈至宣城经济开区宛陵科创公司邮箱。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建设宣城软件产业园,对于抢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宣城软件产业加速发展,并以此助推我市工业发展、产业转型、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推动宣城市软件产业园建设,聚力打造省内、G60科创走廊乃至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一流软件产业园区,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关于软件产业“一市一园”重要批示精神,在我市现有软件产业基础上,聚焦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工业互联网)、软件外包等细分领域、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和创新要素集聚力度,推进软件产业与我市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宣城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再添动能。

  近年来,我市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现有纳入统计的规上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有2家,省级重点软件企业1家,省级首版次软件产品1件,12家企业成功申报安徽省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和体验中心,1家大数据企业入选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业机构。除基础电信运营商外,拥有40余家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宛陵科创城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宛陵科创城已入驻上海(宣城)四新产业园创新中心、科大讯飞、SAP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宇呈数据、航天宏图、科硕智谷、创见未来等20余家软件相关企业。

  以宛陵科创城为基础,充分发挥已入驻的科大讯飞、宇呈大数据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搭建全市软件产业发展主园区,并辐射带动各县市区分园区协同发展,力争到2026年,实现“1+N”,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软件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市软件企业绝大部分向园区集聚,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软件产业园内的软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日益完善,形成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工业互联网等2条以上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整体收入突破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家。

  1、 摸清现有底数。对我市软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软件企业“名册”、“台账”,掌握全市软件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项目等现状,确定若干相对集中板块,进行重点攻坚和发展。(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2、整合存量资源。在摸底调查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现有资源整合力度,千方百计引导散落在各地的现有软件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集聚效应。以科大讯飞、宇呈数据、寻梦鲜花等龙头企业为会长单位,成立软件产业协会和联盟,实现合作共赢。(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

  3、创设发展载体。以宛陵科创城(一期)已建成4栋共9.5万平方米为主园区,建设宣城软件产业园A区;鼓励并支持宛陵科创城并购宇培产业园5万平方米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B区;将宣城(上海)科创中心等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C区;将正在建设的宣城市电商产业园项目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D区。同时,在彩金湖周边规划一平方公里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综合配套区,进一步提升软件产业主园区的空间载体和项目承载量。突出飞地合作,主动与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和G60科创走廊内相关软件产业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宣城软件产业园协作共建区,实现人才、资源、资金等要素的共用共享。有条件的各县市区原则上要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软件产业园,鼓励各县市区龙头和重点软件企业在宛陵科创城设立办事处,给予同等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县区市政府等)

  4、组建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由市产业投资基金、开盛集团(宛陵科创公司)出资4亿元,按1:4的比例,与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组建20亿规模的软件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重点投资初创期、成长期的软件类企业。(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市国控集团、开盛集团)

  5、成立科技银行。遴选有经验的银行金融机构,整合“科创贷、园区贷”等业务,创新风险代偿和利息补贴等机制,成立科技银行,建立软件产业企业白名单,满足各类软件类企业的融资需求。(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银保监分局、市金融监管局、宛陵科创公司等)

  6、出台专项政策。对《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等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制定出台支持软件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分类评价、考核奖励、优先采购等机制,强化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人社局、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国资委)、市经信局、市公管局等)

  7、加大招引力度。积极构建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赛事招商等全方位的“双招双引”体系。委托科大讯飞、宇呈大数据等龙头企业,布局招引项目和孵化。与爱就投、智谷等运营团队密切合作,积极搭建“双招双引”平台,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设立专业的软件企业委托招商机构,以工业软件、空间数据采集、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等为切入点,围绕宇呈数据、航天宏图等重点企业进一步“建链、延链”,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合作伙伴落户宣城,引导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向园区集聚。充分发挥产业协会、联盟和行业顾问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在“双招双引”、技术协同、资源整合、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发展合力。通过加强政府与软件企业多层面联动,帮助吸引产业投资。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行业交流、论坛沙龙、校企对接、重点企业人才引进洽谈会等活动,定期举办软件产业创新大赛,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合作共建,加快软件企业对外交流步伐。督促已与我市合作的市外软件产业企业,严格落实协议约定,设立子公司并落户宛陵科创城。(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数据资源局、市招商合作服务中心等)

  8、提供应用场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环境监测、应急保障、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的集成应用场景中,准备2亿元的总规模,将本市重点软件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纳入政府采购清单并优先采购,加大对本地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数据的开放利用,实现与社会数据、企业数据的共享流通,构建涵盖多类型数据的开放性行业大数据训练库,形成创新应用多场景验证环境。(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数据资源局、市公管局等)

  9、建立辅导机制。建立软件产业发展专家库,科学组建投委会,成立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和软件产业投资公司,为软件产业人才和项目配备创业指导导师,为初创型软件企业提供智力支撑、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帮助其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科技局等)

  10、强化校企合作。加大与合工大宣城校区、科大讯飞的合作,设立软件产业研究院,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设计、共性技术研发、软件产品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和软件人才及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市科技局等)

  11、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宣城职业技术学院、SAP宣城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智谷软件产业园,建设软件产业人才实训基地,引导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软件人才职业实践技能培养。(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等)

  12、引进服务机构。加强公共服务载体建设,支持金融、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进驻园区,组织举办软件业务培训、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在项目孵化、技术提升、政策咨询、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招商合作服务中心等)

  13、建设公共配套。启动宛陵科创城人才公寓、周边商业综合体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园区企业员工生活休闲需求。(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

  (一)明确工作机制。成立宣城市软件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组,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市长为副组长,宣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和有关联系副秘书长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工作专班,宣城经开区管委会为牵头单位,市直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责,通力配合,共同落实有关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解决企业在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中存在的困难,加快推动软件产业园建设发展。借鉴江苏软件园、马鞍山软件园等地经验做法,实行“市园区管”工作机制,在宛陵科创城挂牌设立宣城市软件产业园,由宣城经开区管委会负责管理。(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局等)

  (二)编制专项规划。针对我市软件产业特色和发展重点,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制定软件产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等内容,积极营造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高效精准匹配的发展环境。并通过建立评估制度,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全面跟踪和评估考评。(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局等)

  (三)营造发展氛围。将软件产业园建设发展、双招双引等情况纳入市对各地、各部门及外派招商工作中组目标考核。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和奖励力度,千方百计和调动全社会参与软件产业园建设和双招双引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全员支持软件产业园建设发展、参与软件产业“双招双引”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招商合作服务中心、市目标考核办等)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宣城经开区管委会为牵头单位,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通力配合,共同落实有关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解决企业在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中存在的困难,加快推动软件产业园建设发展。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副书记张旗会任专班组长,市经信局副局长陈艾红任副组长。

  对我市软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软件企业“名册”、“台账”,掌握全市软件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项目等现状,确定若干相对集中板块,进行重点攻坚和发展

  在摸底调查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现有资源整合力度,千方百计引导散落在各地的现有软件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集聚效应。以科大讯飞、宇呈数据、寻梦鲜花等龙头企业为会长单位,成立软件产业协会和联盟,实现合作共赢

  以宛陵科创城(一期)已建成4栋共9.5万平方米为主园区,建设宣城软件产业园A区;鼓励并支持宛陵科创城并购宇培产业园5万平方米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B区;将宣城(上海)科创中心等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C区;将正在建设的宣城市电商产业园项目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D区。同时,在彩金湖周边规划一平方公里作为宣城软件产业园综合配套区,进一步提升软件产业主园区的空间载体和项目承载量。突出飞地合作,主动与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和G60科创走廊内相关软件产业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宣城软件产业园协作共建区,实现人才、资源、资金等要素的共用共享。有条件的各县市区原则上要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软件产业园,鼓励各县市区龙头和重点软件企业在宛陵科创城设立办事处,给予同等优惠政策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由市产业投资基金、开盛集团(宛陵科创公司)出资4亿元,按1:4的比例,与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组建20亿规模的软件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重点投资初创期、成长期的软件类企业

  遴选有经验的银行金融机构,整合“科创贷、园区贷”等业务,创新风险代偿和利息补贴等机制,成立科技银行,建立软件产业企业白名单,满足各类软件类企业的融资需求。

  对《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等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制定出台支持软件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分类评价、考核奖励、优先采购等机制,强化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

  积极构建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赛事招商等全方位的“双招双引”体系。委托科大讯飞、宇呈大数据等龙头企业,布局招引项目和孵化。与爱就投、智谷等运营团队密切合作,积极搭建“双招双引”平台,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设立专业的软件企业委托招商机构,以工业软件、空间数据采集、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等为切入点,围绕宇呈数据、航天宏图等重点企业进一步“建链、延链”,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合作伙伴落户宣城,引导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向园区集聚。充分发挥产业协会、联盟和行业顾问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在“双招双引”、技术协同、资源整合、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发展合力。通过加强政府与软件企业多层面联动,帮助吸引产业投资。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行业交流、论坛沙龙、校企对接、重点企业人才引进洽谈会等活动,定期举办软件产业创新大赛,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合作共建,加快软件企业对外交流步伐。督促已与我市合作的市外软件产业企业,严格落实协议约定,设立子公司并落户宛陵科创城。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环境监测、应急保障、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的集成应用场景中,准备2亿元的总规模,将本市重点软件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纳入政府采购清单并优先采购,加大对本地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数据的开放利用,实现与社会数据、企业数据的共享流通,构建涵盖多类型数据的开放性行业大数据训练库,形成创新应用多场景验证环境

  建立软件产业发展专家库,科学组建投委会,成立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和软件产业投资公司,为软件产业人才和项目配备创业指导导师,为初创型软件企业提供智力支撑、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帮助其做大做强。

  加大与合工大宣城校区、科大讯飞的合作,设立软件产业研究院,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设计、共性技术研发、软件产品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和软件人才及技术支撑

  联合宣城职业技术学院、SAP宣城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智谷软件产业园,建设软件产业人才实训基地,引导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软件人才职业实践技能培养

  加强公共服务载体建设,支持金融、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进驻园区,组织举办软件业务培训、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在项目孵化、技术提升、政策咨询、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启动宛陵科创城人才公寓、周边商业综合体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园区企业员工生活休闲需求。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宣城市外资招商重点推介项目】(四)版书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

【宣城市外资招商重点推介项目】(四)版书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

  我国是全球蕞大的玻纤生产基地,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钢铁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绝缘性好、保温、隔热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工业设备、能源环保等领域。据统计,2021年国内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达584万吨,同比增长14.51%。版书镇玻纤产业基础良好,现有玻纤企业17家,年产玻纤及玻纤布产品3万余吨,基础设施、环保体系、技术研发、物流平台等配套齐全...

不负新时代拼出新姿态丨宣城经开区:奋力创优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不负新时代拼出新姿态丨宣城经开区:奋力创优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青弋江畔、敬亭山下,从高空俯瞰,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开阔的园区大道、整齐有序的标准厂房;走进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精准操作,处处生机勃勃;一座现代化产业园正在加速崛起。   这里就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宣城经开区。   4月19日至20日,省委书记韩俊深入宣城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9日下午,...

中海信科技园招商电话 中海信产业园

中海信科技园招商电话 中海信产业园

  中海信控股主营业务涉及**科技园的开发与运营、上市培育、科技孵化、创业投资、物业管理、股权投资业务等诸多领域。   配有公寓,优雅**大气的办公场景,周边配套完善,毗邻凉帽山公园,距10号线米,精装公寓拎包入住 *高性价比   中海信控股拥有10余年的园区开发和服务运营经验,在深圳已成功开发了*过70万㎡**科技园区,也是深圳市、龙岗区****支...

代表委员说丨全国人大代表何淳宽:“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宣城答卷”

代表委员说丨全国人大代表何淳宽:“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宣城答卷”

  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周然 赵家慧)“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宣城是唯一与江苏、浙江都接壤的安徽城市。肩负着“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总定位和“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的新使命,让宣城不只有千年诗意和江南烟雨,更有“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豪情与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何淳宽(央广网发 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企业宣传素材-企业宣传图片-企业宣传海报-觅知网

企业宣传素材-企业宣传图片-企业宣传海报-觅知网

  蓝色简约企业宣传制度管理制度海报蓝色制度   蓝绿几何企业宣传册企业宣传画册企业文化宣传画册企业公司画册整套   简介红色创意企业介绍展板公司发展历程企业宣传栏   简约大气蓝色系企业宣传栏企业文化公司介绍企业介绍展板   蓝白色背景简约企业宣传画册诚实守信画册封面   蓝色时尚简约企业画册企...

史浩出席“松江产业园”首批六个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史浩出席“松江产业园”首批六个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7月8日上午,宣州区“松江产业园”首批六个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宣州工业园区举行。区政府副区长史浩出席仪式并致辞,宣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招商局、相关专业招商分队主要负责人及上海定安建材科技等6家企业代表参加。史浩首先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莅临宣州工业园区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项目的签约表示热烈的祝贺。史浩指出,宣州区的发展离不开各位企业家的的关心和支持。工业园区要以蕞大的诚意,尽蕞大...

园区招商宣城四新产业园厂房可租可售适合投资兴业

园区招商宣城四新产业园厂房可租可售适合投资兴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完善,如何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是每一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厂房作为企业生产的载体,其区域选择、生产要素、配套服务等方面都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产品创新以及人才招引。   企业家们,你是否还在为车间布局不合理,设备集中,生产现场拥挤而烦恼?或是车间规模不够,大型先进生产设备无法引进而焦虑?又或是车间排污效果差,废液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