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提升园区集聚力推动产业集群化
产业园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即墨区牢牢扭住实体经济这一关键支撑,紧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以园区为节点、以企业为支点、以项目为重点,培育了一批助力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产业园;打造了一批配套协作、高效专业的零部件及物流产业园;聚集了一批各具特色、产业协同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即墨区数字装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青岛理工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依托“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打造成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加速于一体的新型科技产业园。目前,项目一期投资4.6亿元,已引进孵化42家企业,包含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5家“专精特新”企业。
青岛中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涵盖环保技术、环境监测等多业务板块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来到园区后,打破只依托自身力量拓宽渠道的局限性,通过平台和更多的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现在发展势头强劲。
青岛理工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作为市重点项目与重点人才项目,依托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李长河教授等7位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专家团队,通过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吸引、孵化更多企业落户园区、扎根即墨。
目前,园区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产值2000万元—3000万元的企业有3家,产值在1000万左右的企业有10余家。随着一期项目企业入住率实现100%,园区也实时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税收3000万元。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一个年产值10亿元的科技示范产业园,力争5年内争创国家级孵化器。
位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的青岛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是为当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专门配套的产业园区。作为2023年市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2亿元。即墨区成立服务专班进场办公,启动了“拿地即开工”服务,项目审批时间比预计提前了3个月。目前,产业园一期已完成竣工验收,与10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已有4家进场,主要涉及座椅、焊装总成、总装总成等。二期项目计划四月底到五月初3个厂房全部封顶。
在传统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基础上,即墨正加快引进落地一批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打造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专业高效的物流配套服务。在即墨济铁物流园汽车发货区,数百辆由一汽-大众(青岛)华东基地生产的新宝来系列以及奥迪A3系列商品车一字排放,经工作人员录入信息后,290辆汽车当晚将通过铁路运出。春节后开工以来,即墨济铁物流园商品车运输量已超过4500辆。
即墨济铁物流园综合部部长张延峻介绍,物流园区现有3条商品车装运线万台以上。铁路运输能力更强,极大节约了物流成本。
为充分发挥专业产业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即墨区还在镇街规划打造17个千亩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重点围绕1—2个前沿领域布局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协同和集聚效应。
其中,北安街道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打造规划面积超千亩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街道成立了项目招引专班,拓展“以商招商”领域、加强“联合招商”力度、创新“委托招商”模式。
坐落在潮海街道的青岛现代海洋国际科技同创产业园项目涵盖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环保等七个功能区块,将打造青岛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平台。街道成立重点项目保障小组,使项目提前两个月开工。潮海街道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和厂房1000亩,通过“腾笼换鸟”等举措,成功落户7个园中园,走出了一条“工业上楼、产业聚集”的城市工业集约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即墨7个区级以上工业园区落户工业企业950余家,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近五成;17个镇级重点工业园区落户工业企业480多家,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总值的5%。一批产业集聚、配套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载体在即墨涌现,推动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原标题:《即墨:提升园区集聚力 推动产业集群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