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泾县:两山理论实践之路撂荒土地焕发新颜
当无人机飞过沈岗戴家组时,印入画面的是大片的辣椒,正在夏风的吹拂中茁壮成长。看到眼前成片的辣椒种植基地,谁会想到,这片种植的希望的土壤,在几个月前,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种小米椒是去年和长征村联营蔬菜大棚时赴外地考察的意外收获。我们通过走访发现,现在沈岗有着成规模的撂荒地。本着进行农村改革,盘活土地资源的目的。我们通过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了群众建议,研讨了具体方案。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了50亩荒地开展撂荒地整治,翻耕后种植小米椒。”沈岗村书记凤诵梅说道。
通过盘活撂荒地,种植小米椒,沈岗村积极探索放活土地经营权有效途径,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引导农户将撂荒土地经营权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托管,实施土地集中整治、集中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用实际行动让撂荒地焕发生机,将“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活资产”。
葛修库是沈岗村村民,原先在上海进行务工。因为疫情原因,留在村中务农。听闻沈岗村盘活撂荒地,种植小米椒。原先就拥有丰富辣椒种植经验的他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村里这一举动是好事,将原来荒废的土地利用了起来。还让周边的村民有了工作,一举多得。我正好在小米椒种植上有些技术和心得,我愿意做村里种植的技术顾问,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把小米椒种植好!”
从选苗到种植,从养护到收拾杂草。葛修库都是事无巨细,亲自冲锋在头部线。原本白净的他,经过几个月的风吹日晒,皮肤也逐渐变成了古铜色。“这是好事,自己累点无所谓,主要是有成就感,也是自己热爱的事情。如果能把这一块做起来了,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葛修库用自己行动,践行了能人返乡,通过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时刻牢记,沈岗村立足于实际,通过自主探索,走出一条属于沈岗村特色的两山转换之路。
“两山转换”在沈岗村一株株小米椒的茁壮成长中真正落到实处。整治撂荒土地50亩,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9万元,周边的村民也在小米椒种植园找到了新工作,沈岗村的小米椒种植园带动临时务工50余人,长期管护1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沈岗村真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了产业资源,并从产业资源进一步实现村富民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久久为功。要充分的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科学配比、相互协同。
对此,沈岗村凤诵梅书记还有更多的想法,她说:“目前小米椒种植园处于起步阶段,等有了收益,希望能让村民用土地入股,进行土地折股量化,所得收益按股分配,建立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将小米椒做大做强,真正做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让撂荒地带来沈岗村的新明天。”(记者 喻学超 徐子然)
宣城市水务公司多举措保障夏季高峰用水安全
宣城市推进老年食堂建设提升“幸福滋味”
暖心!民警“专车”接送 82岁老人办理身...
宣城市成立市级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指导组
仕川村举办“六月六”民俗庆典暨数字乡...
宣城市在省第三届女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中...
宣城市选手全省职工演讲比赛获银奖
网站介绍广告刊例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