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深化改革释放活力
近年来,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产业厚积薄发、加速崛起。商贸物流集聚规模持续扩大,农批、建材、物流等9大专业市场建成运营6个、年交易额突破220亿元;羽绒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累计投产企业21家,2019年工业年产值达到30亿元;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培育加快,各类平台落户企业超过120家。
商贸物流集聚规模持续扩大。宣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自正式运营以来,水果、水产、蔬菜、粮油、干货等市场交易额年年攀升,近3年交易额连续超过120亿元。宣城农副产品批发物流园2020年7月正式运营,计划通过“云仓储、大集配、源生鲜、快物流”新模式,逐步实现区域农产品的快速集散及对外辐射。宣城冷链物流农产品集配大市场已建成并运营6万平方米市场交易区,10万吨冷库有望今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宣城联邦物流大市场自2016年正式运营以来,入驻各类零担物流经营户近百家,日吞吐货物超过1万吨。宣城百汇商贸物流园先后建成五金建材大世界、精品家居馆、钢材物流交易中心,在营商户230余家,目前建材物流交易中心在建、商贸物流中心启动前期工作。宣城亚夏汽车文化财富广场已建成汽车4S店5个(在营2个),建成及在建汽车2S商铺区约5万平方米。中国茶府、宣城国际服装城、宣城中国旅游商品博览城在建设过程中破产,中国茶府项目已“商改住”为爱家华城并全速建设中,宣城国际服装城、宣城中国旅游商品博览城有望今年内完成处置、重启建设。
羽绒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是宣城市和杭州市萧山区两地政府合作,由园区与萧山区新塘街道共建的承接羽绒产业转移平台,集工业生产、研发设计、检验认证、商贸物流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羽绒毛及其制品生产、中水回用、检验检测和物流仓配设备与技术,形成从原料采集、羽绒毛和羽绒制品生产,到检验认证、商贸物流的完整产业链,预期年产值超过100亿元、集聚人口超过2万人。一期已入驻企业25家、项目24个,计划年产羽绒毛15万吨、羽绒制品100万套,日处理污水19万吨(回用约95%)、利用固废生产活性炭70吨。目前,18家羽绒毛生产企业、2家羽绒制品生产企业、1家活性炭生产企业建成投产,2019年纳统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二期以入驻羽绒制品生产企业为主,计划今年内开工建设。
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培育加快。2017年下半年以来,园区积极探索实践“产业+基金+政策+平台”招商新模式,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发力,力争形成突破;同时,利用园区项目闲置存量房产,试点打造新经济平台。东部新城大厦新经济平台是新经济平台首个试点,由园区平台公司负责运营,重点引进能为园区发展提供产业服务和孵化储备的电子商务、商务外包、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类企业,同时也择优适量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大厦内登记注册企业已超过120家,试点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到园区其他项目,实行资源共享、互联互动,签约落地“无人机与物联网技术研发生产”项目,并在谈“寻梦鲜花”、“堆草堆”等电商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