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日报》:宣城 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admin3个月前 (09-27)宣城产业信息11

  2021年,宣城市学“两湖”(省内学芜湖、省外学湖州)、提标杆,强信心、促跨越,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

  重大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完成“一地六县”合作区总体空间规划布局,获得省专项政策措施支持,成立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9个,总投资272亿元。长三角“一地六县”人才综合体和人力资源产业园顺利开园。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成功获批,宣城综合保税区项目开工建设,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基本建成,定埠港集装箱航线开通运营。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联盟大会,新建省级创新平台23家。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加快建设,宛陵科创城入驻项目18个。宁国、广德、宣城经开区进入全省开发区30强。宣城经开区获批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个。宣城高新区、广德、宁国化工园区获省政府批复认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启动东部新城建设,新塘羽绒产业园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创新潜力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0家。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4家,居全省第6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占全省比重达6.5%,居全省第5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左右。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组建长三角(宣城)光储产业联盟,成立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举办省第二届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4家,创历史新高,总数达1695家,居全省第5位。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和省专精特新企业17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9家。认定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1家、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3个。培育国家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试点示范平台2家,思爱普宣城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正式启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位次前移1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5%。培育限上商贸单位134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成功举办第十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翼天·宣城诗画文旅综合体等16个项目签约。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1个。

  项目建设汇聚新动能。65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0亿元,投资完成率居全省前列。芜宣机场通航运营。芜黄高速建成通车,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宣绩高铁、宣泾高速、宁国至安吉高速加快建设,宣广高速改扩建、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515个,居全省第1位,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出台产业人才政策“宣8条”,引进人才1.8万人。实施营商环境指标长制度,首创政务服务“蕞先一公里”模式,深化长三角“一网通办”,打造“徽常满意”服务品牌。加强企业上市政策扶持和培训,新增上市报会报所和辅导备案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1家、省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53家,直接融资突破200亿元。

  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编制城市双修规划,基本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和双修行动,中心城区265个城市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50亿元。市区10个棚改项目征迁基本清零。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110套、基本建成2640套,改造老旧小区27个、惠及1.2万户。“智慧宣城”“数字宣城”加快建设,“城市大脑”上线试运行。完成解放河、清溪河综合整治和9条主要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市厨余垃圾收运处置项目试运行,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闭环处理体系。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启动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创建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40个,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25%。

  生态文明建设彰显新优势。出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PM2.5平均浓度29.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93.1%,均居全省第2位。深化林长制、河(湖)长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南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地表水水质指数居全省第3位。长江禁捕工作有效落实、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到位。获批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颁发全国首本生态资源受益权证,成立全省首家“两山银行”和国有林业发展公司,全省首单林业碳汇交易落户宣城。宣州、郎溪、宁国、旌德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省定民生工程和市政府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额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持续提升,国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复审。宣城职院被认定为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省级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批设立,获评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个。

  今后五年,是宣城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时期。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宣城市将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的部署,奋力打造“五个新高地”,力争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

  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在加速转型升级中培育主导产业、壮大实体经济。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50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400家,招引高层次科创团队120个以上,集聚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高技能人才6.5万人。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2+8”特色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扩链,实现工业经济“双千双百”突破:到2026年,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个千亿级核心产业、3个千亿级园区,新增百亿企业2家以上、百亿投资项目2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制造业占GDP比重稳定在35%以上。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促进农业提效和农民增收。到2026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450个,培育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以上,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0个以上,打造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300亿元。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实现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打造苏皖、浙皖省际合作示范标杆为突破,全力推动“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崛起成势。深化“两圈多廊带”合作共建,建成一批高能级的产业合作平台。将“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头部战场”,每个特色产业引进、培育50亿级以上企业1—2家和一批上下游配套的专精特新企业,到2026年,新建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超150个。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学习沪苏浙先进理念、改革经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商环境比肩沪苏浙,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到2026年,力争市场主体数达35万户、民营企业7.5万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0家。全面建设长三角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坚持“四路”并进,实施高速公路加密、干线公路提升、铁路联网等“六大工程”,新增高铁154公里、高速公路130公里、一级公路13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铁、县城通高速”,融入长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通勤圈”。

  打造城乡融合新高地,在统筹城乡建设发展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编制实施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力争行政区划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核两区”市域发展布局。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双修行动,加快补齐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打造长三角蕞优“养人”城市。到2026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以上,现有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55%以上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加强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县域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做大经济总量,培育若干制造强县、文旅强县,力争县域经济在全国全省争先进位。高标准建设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用2—3年时间打造一批示范标杆。

  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彰显生态优势、转化发展胜势。守护蕞美生态环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严格落实“五控”措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城乡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固废危废全过程监管,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抓实长江“十年禁渔”,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构建蕞优生态体系。系统推进南漪湖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阳江、青弋江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保护。实施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攻坚三年行动。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全覆盖。加快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林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高品质共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黄山(皖南)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打造民生幸福新高地,在加快共建共享中补齐民生短板、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高民生普惠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快健康宣城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力争创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提高文化名市建设水平。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强“宣文化”精神内涵提炼和时代价值提升。实施“文化+”战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以文房四宝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安全生产、防灾救灾、应急救援能力。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宣城、法治宣城。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宣城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贝特国际工业园】贝特国际工业园电话贝特国际工业园地址_360地图

【贝特国际工业园】贝特国际工业园电话贝特国际工业园地址_360地图

  地址(在哪里):贝特国际工业园位于宣城市宣州区西林街道创业路   评论(怎么样,怎样,好不好,口碑):   营业时间(几点关门,几点开门,什么时候关门,什么时候开门,几点营业,什么时候营业):   地址:宣城市宣州区梅园路与创业路交叉口向东100米(香江金郡北大门16号商铺)   地址:宣城市宣州区景德路东方福...

【非凡的成就·宣城这十年】十年来!宣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如何?

【非凡的成就·宣城这十年】十年来!宣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如何?

  宣城新闻网讯 8月30日上午,“非凡的成就·宣城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宣城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专场,市经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启宏介绍了宣城这十年工业制造业主要进展和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制造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聚力提质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实现了“集聚发展进一步...

中鼎工业园

中鼎工业园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中鼎工业园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宣城市宁国市杨山路9号,面积约197.57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

为官三处敛财不止 安徽宣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受审

为官三处敛财不止 安徽宣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受审

  周先义案发前任安徽省宣城市政府咨询委副主任,曾先后担任广德县委副书记、县长,宣城市经贸委主任,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等职。检察机关当庭指控显示,周先义涉嫌受贿的事实都发生在其任广德县县长、宣城市经贸委主任和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期间。1997年至2007年,周先义多次非法收受17人的贿赂款共计人民币80.1万元、美金1.86万元、购物卡2.7万元,并在土地出让、项目承揽...

决胜蓝天保卫战!宣城市聚焦工业企业狠抓污染减排

决胜蓝天保卫战!宣城市聚焦工业企业狠抓污染减排

  2020年既是“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收官年,也是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交账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要求,宣城市吹响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角,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及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联防联控,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数据显示,去年宣城市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2月31日,宣...

前8个月宣城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前8个月宣城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原标题:前8个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中国宣城网讯今年初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四个特色之城,深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ld   中国宣城网讯今年初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四个特色之城,深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呈现...

启东海景壹号_海景壹号丨启东海景壹号欢迎您丨海景壹号楼盘详情

启东海景壹号_海景壹号丨启东海景壹号欢迎您丨海景壹号楼盘详情

  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欢迎来电咨询〢预约案场内销售人员〢专业热情一对一服务〢给您一个温馨满意的家〢   设计规划14栋70套联排别墅、3栋22层,5栋27层高层住宅   生活配套:高新区的主要配套以海韵广场为中心延南海路分布,海韵广场是高新区蕞大的城市综合体,由上海...

回乡见闻|小城产业“圆梦”正当时

回乡见闻|小城产业“圆梦”正当时

  谈工作业务、谈家长里短、谈生意项目、谈子女种种......   在国庆假期回乡的高铁上,返乡过节的人们将一节节车厢塞得满满当当,也将这列开往一座皖南小城——宣城的列车熏燎得烟火气十足。   古属吴越的宣城,历史上便毗邻苏浙,地近沪杭,为安徽之东南门户。地貌复杂多样且与多地接壤的宣城,也让生长在这里的人,天然承袭了这方水土所赋予的朴实、进取、敢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