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图谱」2022年宣城市产业布局及招商地图分析e星体育
e星体育中商情报网讯:“十四五”时期,宣城市将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一核两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深入实施乡村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粮油、畜禽、蔬菜、茶叶、山核桃、中药材、特种水产、优质烟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皖南山区现代特色农业样板区。以开发区为载体,加快构建“2+8”特色产业链。
宣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九大开发区,分别为: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郎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泾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绩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旌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根据《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粮油、畜禽、蔬菜、茶叶、山核桃、中药材、特种水产、优质烟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皖南山区现代特色农业样板区。二是以开发区为载体,加快构建“2+8”特色产业链,“2”即聚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两大核心产业;“8”以及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大数据、文旅产业、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大健康等优势产业。三是以专业化、品质化为引领,重点聚焦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商贸服务、现代金融、教育培训、养老托育、体育文化等领域,推动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经过多年发展,宣城市逐步形成“一核两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即中心城区综合发展核,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综合承载力,增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效应。“两区”:郎广宁智造经济发展区,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泾旌绩美丽经济发展区,着力发展旅游、文化、大健康、生态农 业等美丽经济。
宣城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一方面加快构建“2+8”特色产业链,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 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替身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宣城市积极建设“1+9”高能级平台,即以 “一地六县”合作区为引领、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为支撑的高能级产业平台体系,推动开发区从单一产业园向现代化城区转变,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根据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宣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33.9亿元,同比增长10.1%。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9倍多,过去10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9.19%。具体情况如下:
宣城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实施农业农村提升计划: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宣城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6”行动计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计划;绿色农业发展计划;农产品安全保障计划:美丽乡村提标扩面计划;自然村整治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计划。同时,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粮油、畜禽、特种水产、蔬菜、茶叶、优质烟叶、山核桃、中药材等优势产业,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到2025年,争创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1300亿元。
在《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构建“2+8”特色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围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值 超百亿元重大新兴产业基地10个。同时,宣城市积极壮大企业规模,不断提升企业能级,到2025年,力 争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户,新增产值超100亿元企业2户以上、超50亿元企业5户。
十四五期间,宣城市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以专业化引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等领域。二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重点关注教育培训、养老托育、体育文化、家政物业、休闲旅游等领域。三是逐步形成“生产链+服务链”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宣城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